字词 | 言意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言意论 言意论中国古代关于言语与思维、言语与意象关系的学说。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主张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易传》中亦论及言意、言象关系,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为言语难以完全表达意思,但“立象以尽意”,意为形象可以完全把意思表达出来。言意论的思想在魏晋玄学中发展为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以何晏(?—249)、嵇康、王弼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和以欧阳建(?—300)、孙盛(约306—378)为代表的“言尽意”论。 ☚ 竭天论 克己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