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diaphoretic prescriptions根据表证宜解的原则立法,以辛散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风散表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表证的方剂。表证一般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所以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剂和辛凉解表剂两类。 辛温解表剂 以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紫苏等为方中的主要药物,具有辛温解表功能,适用于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剂。代表方剂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发表汤。 辛凉解表剂 以柴胡、薄荷、升麻、菊花、葛根、牛蒡子、蝉蜕等为方中的主要药物,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用于治疗风热表证和温热病初起的方剂。代表方如银翘散、麻杏甘石汤。 表证因受邪不同和畜体的虚实偏差,选用辛温或辛凉解表剂应与之相应,并随证加减。常与理气化痰、祛风除湿、补气补血、滋阴助阳、清热解毒等药物配合运用。若具有表证又有里证者,应先解表而后清里。表里具急者,宜用表里双解之法。运用解表剂以表证解除为宜。炎热夏季,腠理疏松,辛温之品易损其阴,应慎用解表剂。失血、脱水、多汗、津亏的患畜,不宜使用解表剂,误用则有阳随阴脱之危。解表剂不宜久煎,否则药性散失,作用减弱。服药后,患畜宜避风寒,以助疗效。 解表剂 解表剂解表剂,是根据《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治疗原则,使用辛散解表的药物为主而组成的一类方剂。在“八法”中属于“汗法”的范畴。 解表剂具有宣肺气、开腠理、散外邪的作用,适用于六淫之邪侵袭肌表而致的各种表证,亦可用于麻疹、痈疡初起和水肿等见有表证者。 外感六淫之邪伤人,多先侵袭肌表。此时病邪初入,比较轻浅,用解表剂治疗,可使六淫之邪仍从外散,则表证自解。如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得外解,必转而深入经络脏腑,变生他证。因此,对于表证,若能及时用解表剂治疗,则可以防止病邪传变和病情恶化,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然而六淫之邪有寒热的不同,患者体质又有强弱的差异,阴阳气血有偏盛偏衰的区别,四时气候与地土方宜也各有特点,故表证的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所采用的解表方法也不同,因而解表剂也就随之而异,常用的解表剂,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类: (1) 辛温解表剂:本类方剂适用表寒证。主症见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疼,口不渴,无汗或有汗,咳嗽或喘逆,脉浮,舌苔薄白者。故本类方剂常以辛温解表药为主组成。若风寒而夹湿邪,则兼见头重,肢体痠重,宜配伍燥湿或淡渗去湿药; 若风寒之邪郁而化热,兼见燥烦者,宜配伍清热除烦药; 若风寒之邪兼水饮内阻,则兼见咳逆喘嗽,宜配伍温中化饮药; 若风寒之邪兼暑湿中阻,则兼见吐利腹痛,宜配伍芳香、淡渗等药。 (2) 辛凉解表剂:本类方剂适用于表热证。主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有汗不畅或无汗,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者。故本类方剂常以辛凉解表为主,配伍宣肺透邪、凉血解毒等药物,使风热外泄,肺气宣畅,邪毒得解。 (3) 扶正解表剂:本类方剂适用于体质素虚而又感受外邪的表证,或治疗不当,外感表证未解而正气大伤者。应当根据感受外邪和内在气血阴阳的不同,分别予以不同的方药,如外感表证兼气虚者,除有表寒证外,还可有胸闷气短,懒言嗜卧,舌质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浮缓无力等,常以辛温解表药配益气药组成方剂,使表解而气不伤。如外感表证兼血虚,或素有出血证者,除有表证外,可兼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燥热无汗,或汗出不畅,舌质淡苔白,脉浮细等,常以辛温或辛凉解表药配以养血和营药组成方剂,使表解而营血无损。如外感表证兼阴虚者,除有表证外,还兼见鼻干咽燥,口渴心烦,或有汗而热不解,或无汗而恶寒不甚,舌质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数等,常以辛凉解表药与滋阴润燥药,或再配小量苦寒清热药组成方剂,使表解而阴不伤。如外感表证兼阳虚者,除有表寒证外,还兼有恶寒甚,发热轻,肢冷、无汗,或予辛温解表剂而汗不得出,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体胖嫩而淡,苔白而润,脉浮缓虚大,或沉细无力等,常以辛温解表药配伍温阳益气药组成方剂,使表解而阳气得甦,本法旨在扶正以祛邪,故具有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的功能。 使用解表剂时应注意: ❶解表剂多为质轻味薄、辛散宣透之品,一般不宜久煎,以防气味耗散而减弱药效。 ❷服用解表剂时,宜避风寒,稍加衣被,以助宣散外邪之力。 ❸服解表药后以遍身持续微汗为好,若汗出不能遍身,或汗出不久便止,是药力不够,或又受风寒,病必不解。若大汗淋漓,则伤津耗气,或表邪不能尽除,或变生他证,严重的还会出现过汗亡阳的危险。 此外,如果表证未解,又出现里证,应考虑先解表后治里,或用表里双解的方剂。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痈疡已溃,虚证水肿等,也都不宜用解表剂。据实验室研究某些解表剂具有消炎、退热、抗菌、强壮、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以及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等作用。但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对于传染病的初期、中期,或化脓性炎症,呼吸系统炎症,以及肾性水肿等,凡患者所表现的症状,符合表寒证或表热证的,使用本剂均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 古今方剂药量的折算 桂枝汤 ☛ 00003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