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解衣般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解衣般礴

解衣般礴

又写作“解衣磐礴”。画家的整个身心完全进入艺术状态,脱掉衣裳,无视一切,全神贯注,在巨大的创作激情支配下奋笔挥洒。语出《庄子·外篇·田子方》

(盛)

☚ 超以象外   充实之谓美 ☛

解衣般礴

解衣般礴

脱下衣服,光着身子,伸开两腿而坐。形容艺术家进行创作时具有的一种抒散怀抱、恣情任性的精神状态。语出《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 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文)

☚ 傲岸泉石   醉眠芳草 ☛
解衣般礴

解衣般礴

庄子《田子方》中的寓言故事,体现了庄子学派对艺术创造活动的认识。“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值值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庄子将两类画师作了对照,多数画师因奉命为国君作画,十分拘束紧张,考虑庆赏爵禄争功邀宠,只有一位晚到的画师与众不同,坦然徐行而来,见了国君即直入室内,不拘礼节,解衣箕坐,赤裸身体,准备挥毫运墨,宋元君认为他是真能画画的人。庄子在此指出了审美创造的主体在创造时必须超脱一切利害观念,身心处于自由的状态,全神贯注沉静于审美意象中,外界的任何事情不能扰乱他,甚至连朝廷的权威对他也不再存在,有一个空明的心境,他的创造力不受束缚,得到自由的发挥,庄子的“心斋”、“坐忘”的论述,即是“解衣般礴”审美心胸的真正发现。

☚ 庖丁解牛   得鱼忘筌 ☛

解衣般礴

借指悠然自得、洒脱不拘的生活。宋苏轼《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隔墙我亦眠风榻,上马君先锁月轩。共喜早归三伏近,解衣般礴亦君思。”
●《庄子·田子方》: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嬴。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 宋元君: 宋国国君宋元公,名佐,平公之子。史: 指画师。儃儃(tan): 自由自在貌。舍: 客馆。般礴(pan bo)盘腿而坐。嬴(luo): 同“裸” 。光着身子。春秋时宋元君召集画师作画,有一画师态度随便,解衣裸身,盘腿而坐,宋元君便认定他是真画师。

解衣般礴

脱衣箕坐。比喻人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觇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般礴,即箕踞。又作“解衣槃薄”。元夏文彦《图绘宝鉴》:“王洽能泼墨成画,沈酣之后,解衣槃薄,脱去笔墨畦町,自成一种意度。”

解衣般礴

般礴:箕踞,即伸开两腿而坐。解开衣服,伸腿而坐。形容行为放达,不受拘束。战国时,宋元君要画图,画师们都赶来了,纷纷受命拜揖,站在一旁,有一半的人还排在门外。有一位画师后来,从容安闲的样子并不急于挤上去,受命拜揖后便随即回到馆舍。宋元君派人前去观察,见他解衣露身,般礴而坐。宋元君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画师啊!”(见《庄子·田子方》)

解衣般礴jiě yī pán bó

见“解衣槃礴”。般: 不读bān。

解衣般礴jiěyī-bānbó

〔并列〕 形容行为轻松随便,无拘无束,不受限制。《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𥢵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 多用于写人的行为放任不羁。
【近义】豪迈不羁
〖反义〗局促不安。
也作“解衣槃礴”、“解衣槃磅”、“解衣盤礴”、“解衣磅礴”。

解衣般礴jiě yī bān bó

般礴:箕坐,即坐姿似簸箕状以示轻慢。即脱去衣服箕踞而坐。形容内心自得,外不矜持的神态。也作“解衣褩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