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角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角巾jiǎo jīn

有棱角的方巾,古代隐者的服饰。钱起《题张蓝田讼堂》:角巾高枕向晴山,颂简庭空不用关。白居易《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老嫌手重执牙笏,病喜头轻换角巾。

角巾jiǎo jīn

方巾,古代隐者的冠饰。王昌龄《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仲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角巾

角巾jiǎojīn

┃━ 头巾,古代隐士冠饰。借指隐士或布衣。唐·高适《答侯少府》诗:“江海有扁舟,丘园有角巾。”亦指归隐。清·赵翼《黄天荡怀古》诗:“建炎第一功终属,太息西湖竟角巾。”

☚ 谷饮   沧洲 ☛

角巾

借指退隐。唐王昌龄《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诗: “仲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 角巾私第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角巾
角巾  jiǎojīn

東漢以後隱士常戴的一種有稜角的方頭巾。即折角巾。《晉書·羊祜傳》:“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爲容棺之墟。”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雅量》:“有往來者云:庾公有東下意。或謂王公,可潛稍嚴以備不虞。王公曰:‘我與元規虽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何稍嚴。’”唐·高適《答侯少府》詩:“江海有扁舟,丘園有角巾。”參見本類“林宗巾”。

头巾

头巾

裷(巾~) 袙 袱 幪 束头 冒絮 头帕 包头 巾子 巾帤 巾絮 巾裹 冠巾
头巾与书卷:巾卷
头巾一类的东西:诨裹
裹头之巾:帕首
束发的头巾:帕复 鞨巾
古代男子束发的巾:帻(~头;巾~) 幞(~头) 襆头 扑头 幓头 帕头 帞头 陌头 幧头 帩头 绡头 樵头 幅巾 四脚
古代男子包发的头巾:
裹头的巾帻:袹首
裹额之巾:
古代束在额上的巾:抹额 陌额 磕脑冒絮
包头之巾:袱 包头巾
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头巾:诸葛巾
古代几种头巾:匼(乌~) 络头 乐天巾 纯阳巾
古代童子戴的巾:卷帻
古代未成年人用的巾:半头帻
古代隐士戴的巾:角巾 鹿巾
道士戴的头巾:羽巾 霞巾
用青丝带做的头巾:纶(羽扇~巾)
古代妇女的覆头巾:袱子
旧时女子结婚盖头的巾:盖头 盖巾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巾帼
红色的头巾:霞幂
无顶的头巾:额子
(包在头上的纺织物:头巾)

☚ 帽带   裤子 ☛

角巾jiǎojīn

❶也称“垫巾”。一种有棱角的方头巾,东汉名士郭林宗外出遇雨,巾被淋湿,其巾一角陷下,时人见之新奇,纷纷模仿,一时形成风气。后多为不愿在朝的隐士所戴。《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题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忽有一人,长丈余,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晋书·羊祜传》:“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隋书·礼仪志六》:“晋太元中,国子生见祭酒博士,单衣,角巾,执经一卷,以代手版。宋末,阙其制。齐立学,太尉王俭更造。今形如之。”唐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诗:“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太平御览》卷六八七:“林宗尝行陈梁间,遇雨,故其巾一角坫而折二,国学士著巾莫不折其角,云作林宗巾。”宋李彭《七夕用东坡韵》:“柳州太巧何须乞,怜汝题诗正角巾。”元揭傒斯《赠淳真子张太古》:“飞驷服五龙,角巾摇三花。”清戴名世《一壶先生传》:“一壶先生者……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❷明代处士、儒生所戴的软帽。有四、六、八角之别。四角亦称“方巾”。《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多有富贵子弟,担了个读书的虚名,不去务本营生,戴顶角巾,穿领长衣,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稼穑艰难,全然不知。”《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九回:“我自己角巾私服,跟三四名从人,也不带一些兵器,亲与两家本官说话。”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角巾……郭林宗遇雨折一角,故名。今有六角巾、八角巾。常服本四角。”王圻《三才图会·衣服一》:“方巾,此即古所谓角巾也。制同云巾,特少云文。相传国初服此,取四方平定之意。”

角巾(唐孙位《高逸图》)

角巾

有棱角的方形头巾,为隐士所服,也借指隐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