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视觉传导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视觉传导路

视觉传导路

视觉传导路(图1、2)起自视网膜,视网膜内有接受明暗与颜色刺激的感觉上皮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相当于真正的第一级神经元是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与视锥和视杆细胞形成突触,中枢突与第二级神经元——节细胞形成突触。在视网膜的周围部,一个双极细胞可与多个视锥或更多的视杆细胞相联系,一个节细胞也与多个双极细胞相联系。但在视网膜黄斑的中央凹处,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在联系方式上是1:1:1。这表明在中央凹处视觉敏感度最高。在视网膜神经细胞联系上,不仅有上述的纵联系,也有横向联系,执行横向联系的有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节细胞的轴突行于视网膜的最内层,会聚于视神经盘处(此处无感光细胞,称为生理盲点),穿过巩膜的筛板,成为视神经。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左右视神经相连,在脑底形成视交叉,由视交叉向后延伸为视束。视束向背方环绕下丘脑和大脑脚,大部分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小部分纤维经上丘臂止于上丘和顶盖前区。节细胞的纤维经过视交叉时,只有部分纤维进行交叉。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的视束;来自鼻侧半纤维在视交叉中交叉,参与对侧视束的组成。如此,每侧视束携带两侧视野传来的信息。外侧膝状体含有6层细胞,视束中交叉的纤维止于其中的1、4、6层细胞,不交叉纤维终于2、3、5层细胞。由外侧膝状体细胞发出纤维,行经内囊的豆状核后部,形成视辐射,投射到枕叶距状沟两沿的皮质(17区,纹状皮质)。视辐射的纤维并非全部直行向后到达皮质。视辐射背侧部的纤维是直行向后的,其腹侧部的纤维先是行向前下方,至颞叶,然后呈襻状转折向后,紧贴侧脑室的外侧壁后行,进入视觉皮质。最腹侧的纤维,行程最长,在转折向后行以前,可达颞叶的钩处。因此颞叶的病变,自然可以侵犯视辐射,从而引起视野的缺损。
在视觉传导路上,自视网膜经外侧膝状体到距状沟两沿的皮质,具有严格的点对点的空间定位排列关系,这种定位关系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概括地讲,来自视网膜上象限(代表视野的下半)的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的内侧半,此半发出的纤维经视辐射的上部投至距状沟上唇的皮质。视网膜下象限(代表视野的上半)的纤维,经外侧膝状体的外侧半和视辐射的下部投至距状沟下唇的皮质。传导来自黄斑处的纤维,占据距状沟两侧皮质的后1/3,代表视网膜周边部者,依次占据黄斑代表区的前方。
视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的损伤,视野也表现不同的改变。如一侧视神经损伤,则出现同侧眼视野全盲。一侧视交叉外侧受压损(如颈内动脉瘤压迫),出现患侧鼻侧视野偏盲。视交叉中部受压损(如垂体瘤压迫)出现双眼颞侧视野偏盲。一侧视束或外侧膝状体受损,出现双侧视野的同向偏盲。视辐射背侧或距状沟上唇皮质损伤,出现双侧视野同向下象限偏盲。枕极受损出现视网膜中央视觉障碍。

图1视觉传导路
1.视神经 2.视交叉 3.视束 4.外侧膝状体 5.中脑 6.视辐射 7.视觉皮质

图2 光反射图
1.视神经 2.睫状神经节 3.视交叉 4.动眼神经 5.视束 6.动眼神经核 7.外侧膝状体 8.顶盖前区 9.上丘 10.动眼神经副核

☚ 触、压觉传导路   听觉传导路 ☛
000003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