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死 不怕死赴死如归 赴难如归 视死如归视死若归 视死犹归 置死于不顾:遗死 视死为乐事,不怕死:甘死如饴 以死事为轻,不怕死:轻死 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轻死重义 轻死重气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忘身 奋不顾身 奋不顾命 奋不顾躯 奋不顾生 奋不顾死 奋不虑身 奋身不顾 忿不顾身 勇不顾身 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水火 赴汤火赴汤蹈火 赴汤跳火 赴汤投火 赴水蹈火 赴蹈汤火 赴火蹈刃 赴汤蹈锋 蹈汤赴火 蹈赴汤火 蹈火赴汤 蹈火赴水 蹈火探汤 赴险如夷 探汤蹈火 探汤赴火 入火赴汤 履汤蹈火 水火不避 正直敢言,奋不顾身:謇谔匪躬 蹇谔匪躬 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愤不顾身 对死毫不畏惧:视死如生 视死若生 面临危难时不怕死:临难不苟 临危不苟临难毋苟 勇敢面对危难,不贪生怕死:难不苟免 强横凶悍而不怕死:愍不畏死 ☚ 勇敢无畏 不怕牺牲 ☛ 视死若生见“视死如生”。《庄子·秋水》:“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视死若生shì sǐ ruò shēnɡ见“视死如生”。 视死若生shìsǐ-ruòshēng〔述补〕 把死看成像还活着一样,形容死得有意义。《庄子·秋水》:“白刃交于前,~者,烈士之勇也。” △ 褒义。多用于称赞烈士之死像活着一样令人难以忘怀。 【近义】视死如归 万死不辞 〖反义〗贪生怕死 苟且偷生。。 也作“视死如生”。 赴险如夷;视死若生 赴险如夷;视死若生fù xiǎn rú yí;shì sǐ ruò shēng【上】赴:前往。夷:平坦。走向险要之地,当作平坦大道。形容不畏艰险。 ◆也作“履险如夷”。《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下】视:看待。把死视作活着一样。形容对死毫不畏惧。 ◆也作“视死如生”。《庄子·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综】形容不畏艰险,不怕死亡,英勇坚贞。 【例】连长在发起进攻时说:“如果我受了重伤,你们就把我打死,不要留给敌人。”说完就赴险如夷,视死若生,带领战士们向敌人的堡垒冲去。 ☚ 斧钺不避;水火不辞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 000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