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正反斜
目外观如常,但视物歪斜之病症,称为“视正反斜”。属妄见范畴。本病名见于《审视瑶函》。于《证治准绳》中已有论述,称“视正反邪证”。又名“视正为斜”(《目经大成》)。病因饮食不节,脾阳虚衰,水湿停留,浊气上泛,蒙蔽清窍;或水湿内盛,乃阴胜阳虚,气机不畅,肝气不得上通于目,以致神光欲散;或因恣酒嗜燥,善怒暴悖,头风痰火,以致火热上扰,神光散乱;或因过劳,悲泣忧思,经产去血过多,致阴精亏损,虚火上越,神光偏而不正。
证属脾虚水湿上泛者,兼视矇,口淡食少,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治宜温阳健脾利水。方用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加肉桂、干姜。
证属阴胜于阳,气机不畅者,兼视物昏矇,畏寒喜热,胸胁不舒,舌淡脉沉。治宜升发阳气,通利肝窍。方用补阳汤(《兰室秘藏》)。
证属火热上扰者,兼目昏,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降火。方用连柏益阴丸 (《东垣试效方》)。
证属阴虚火炎者,兼目昏暗,或萤星满目,头晕耳鸣,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方用滋阴降火汤(《审视瑶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