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观象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測算部 > 觀測用具 > 觀象臺
觀象臺  guānxiàngtái

古代觀測天象的場所。明朱元璋於洪武年間在安徽鳳陽縣東獨山上初建,後廢。明代北京東城泡子河亦有觀象臺,今猶存。上設明、清二代銅製天文儀器,有赤道經緯儀、黄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天體儀、地平經緯儀、璣衡撫辰儀等。參閱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嘉慶一統志·鳳陽府·古蹟》。

观象台

111 观象台

即北京古观象台。见35110条。

☚ 北京古观象台   瞻象台 ☛
观象台

观象台Guanxiangtai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当时称观星台,清代改称观象台。台高14米多,东西长近24米,南北宽20米有余。明代观星台上使用的大型仪器有浑仪、简仪和天体仪等。台下修有计时、报时的漏壶房,观测正午日影的晷影堂等建筑。清代在此基础上,又新设计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并将原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九·一八”事变后,为保护古代文物,于1931年将明代仪器迁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上安置新制的六件仪器。康熙五十四年(1715)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又设计了地平经纬仪。这是一种将地平经仪、地平缜仪合成制作的大型仪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乾隆时,花费十年工期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这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仪。至此,观象台上共有八大铜制观测仪器投入使用。其中的天体仪,是一个直径为6尺的巨大球面,上面精确刻画了1800多颗星宿在天体中的位置,银河纵贯整个球面,牛郎、织女星座隔河遥望,以此表现天象。玑衡抚辰仪,重五吨多,它的结构基本上与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表示太阳位置的黄道环和地平圈,克服了过去环圈相互交错, 遮掩部分天区, 不便观测的缺点, 时度刻划同于观象台上其他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度和96刻制取代365 1/4度和百刻制。
我国古代对天文台曾有过多种称呼。夏代称清台,商代称神台, 周代、西汉都曾称灵台, 春秋时期鲁国称观台, 两汉时也称候景之台, 金代称司天台, 元代始称观星台, 一直沿用至明。

☚ 扬州八怪   中国近代史 ☛
观象台

观象台

座落在位于青岛市东南的观象山上,1905年由德国人始建。主要由一座石砌办公建筑、两座圆顶天文建筑及其它辅助建筑组成。大天象室为三层楼,上置用电力控制开合、转动的圆顶,下为一座大型天文望远镜,供观测天文之用,第二层为电力动力设备,底层是作各种观测记录的工作室。小天象室亦为圆顶,置一架小天文望远镜,供一般观测之用。东部为地磁室,置地磁仪、地震仪,供预测地震和记录地震情况。该建筑群是我省最大的天文建筑,由于其地处山顶,别致的建筑艺术形象对丰富青岛市的城市轮廓线(指城市建筑与天空相交的轮廓线)起着重要的作用。

☚ 齐鲁大学校舍   牟二黑庄园 ☛

观象台guan xiang tai

【天文】observatory

观象台

observatory;Terrace for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in Beij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