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见于诗经的叹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见于诗经的叹老

《见于诗经的叹老》

藤野岩友撰,初载1958年11月《周文学杂志》59卷11号。著者认为,“叹老”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特色。读最古老的诗集《诗经》,给人的印象是对“老”是十分乐观的,充满了祝福长寿的诗句。如《秦风·终南》、《豳风·七月》、《曹风·鸤鸠》、《小雅》中的《天保》、《信南山》、《楚茨》、《甫田》、《南山有台》、《棫朴》、《鸳鸯》,《大雅》中的《行苇》、《卷阿》、《常武》,《周颂》中的《》、《载见》,《商颂》中的《烈祖》、《殷武》,几乎全是雅颂歌词,对神祝祷长寿延命,诚可称为洋洋大观的太平之声。著者认为,其性质与金文铭中的“用贵寿,锡无疆”(仲师父鼎,《寄觚室古金文述》卷二)、“用贵寿万年,祈无疆”(齐侯盂,同书卷六)、“永其万年贵寿,颂无疆”(颂敲,同书卷四)等,以及《仪礼》的嘏词“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士冠礼)“眉寿万年,永受胡福”(同上)、“寿考不忘”,“黄耉无疆,受天之庆”(同上)、“眉考万年,勿替引之”(少牢馈食礼)之类,十分相似。是宗教性、仪礼性的。祈祷寿考,是对“老”表示喜悦。这在后世文学中,则是作为衰老征候的悲哀。对于身体内部的、生理的变化,在《诗经》中,诗人们把它们当作“长寿的特征”而表示欣喜。“黄耈”、“台背”、“眉考”等,“黄发儿齿”等,都是如此。不过,《诗经》中对“老”并不是无条件地喜悦。《鲁颂·洋水》:“永锡难老”,郑笺“长其难老者,最寿考也”,这是颂寿的诗,以永远矍铄壮健而不衰老为理想;而以永不衰老为理想,便会忌讳衰老。如《鲁颂·閟宫》:“俾而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著者说,追求长生不老,可以说特别是中国人的民族性。神仙道、道教之所以兴盛,原因正在于此。热衷长生不老,表现出对生执着、对死嫌恶的强烈性。然而,一旦认为现实中不可能长生不老,便悲观起来,或者嘲笑仙道,自暴自弃,追求刹那间的快乐。这样的题材,在后代文学中很盛行,这些都是与叹老忌死相联系的,而且与祈祷寿考在思想上根源相同。《鄘风·君子偕老》、《邶风·击鼓》、《郑风·女曰鸡鸣》、《邶风·柏舟》,都在述说夫妻同生共死、至死不渝的誓约。这在夫妻关系上,被看成是一种理想,而对于至老未得配偶者、丧偶者,以及离别等主题,则与叹老意义同样深刻。这可与《小雅·鸿雁》、《小弁》、《頍弁》、《卫风·氓》、《王风·兎爰》、《秦风·车邻》、《唐风·山有枢》、《大雅·板》、《大雅·抑》为例。论者最后说,在《诗经》里,《雅》、《颂》多有颂寿之诗,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更充满将“老”与“长寿”等量齐观的感受,但也并非全然如此,也有咏唱“叹老”之意的作品,以及尽管并非自觉,却也包含“叹老”根本思想的诗篇。它们在种种意义上,引导出后代渊源流长的“叹老”文学的构思。

☚ 欧阳修诗本义研究   诗经及其诗人们 ☛
000020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