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齐区方言
山东方言四小区之一的方言。分布在山东西北部淄河、辛莱线以西,磁莱线、大汶河以北包括广饶、临淄、莱芜、新泰、新汶、泰安、肥城、平阴、东阿、莘县在内的四十三个市县。属山东方言西区。方音特点:大部分地区“爱、袄、暗”等字带舌根鼻音声母ng,“瓦、文、王”等字带唇齿浊擦音声母v,“如、软、荣”等字读l声母,有z、c、s,zh、ch、sh、r、j、q、x三套塞擦音、擦音声母,“借—界”韵母不同,“劈、竹、铁、客”等字(古清入)除利津、章丘、邹平、桓台、淄博等地自成一入声调外归阴平,“同、男、滑”等字庆云、无棣、高青、博兴、章丘、桓台、淄博、莱芜等地归上声。方言词语有:自家(自己)、小小儿(男孩儿)、妮子(女孩儿)、娘们儿(妇女)、么(什么)、啥(什么)、咋(怎么)、多咱(什么时候)、白家(白天)、过午(下午)、馍馍(馒头)、包子(饺子;包子)、长果(花生)、洋柿子(西红柿)、地蛋(马铃薯)、炭(煤)、靸子鞋(拖鞋)、指甲盖(指甲)、扎裹(整理;修理)、捣鼓(反复摆弄)、烧包(得意忘形)、咋呼(喊叫)、熊(训斥;无能)、干渴(渴)、窄巴(窄)、赛(好、棒)、强(好)、孬(不好、坏)、嗦衣(顽皮而讨人嫌)、愣(阴平。很)、乔(很)等。方言语法特点:常用“巴、么、悠、乎、得慌”等后缀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将“可”加在动词谓语后表示这一动作在时间上领先:吃了饭可再走;北部地区词尾“们”可加在一般名词后表示复数:鸡们、树们、桌子们、绳子们。西齐区内北部紧靠河北一带和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方言比较特殊,其他地区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