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藏佛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藏佛教

见“藏传佛教”。

西藏佛教

即“喇嘛教”(1073页)。

西藏佛教

西藏佛教

佛教流派。亦称“藏地佛教”,属 “藏语系佛教”。指在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但也有人认为当指藏民地区的佛教。其历史悠久,自唐朝吐番领袖松赞干布容佛以来,至今约一千三百年历史。其中7~9世纪中叶为前弘期,一度遭禁;从10世纪后叶起为后弘期。在后弘期出现了多种流派,有“宁玛派”(红教)、“噶当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 (黄教) 等。15世纪时宗喀巴所创之“格鲁派”势力最盛。西藏佛教以密教最为普遍和突出。而在显教方面,“格鲁派”各大寺都推行以因明、俱舍、戒律、中观、瑜伽五科佛学为中心的教学制度,继承了古印度那烂陀寺之学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藏佛教与政治相结合,成为政教一体的产物,并在艺术、科学与文学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富有宗教与民族特色相融的硕果。

☚ 藏传佛教   释迦牟尼 ☛
西藏佛教

西藏佛教

即藏传佛教,中国佛教的一支,又称黄教,俗称喇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7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奉佛教,传说普建寺译经,是所谓“前弘期佛教”的开端即初兴时期。赤松德赞时期,佛教在同当地苯教的斗争中得到很大发展,是为建树时期。到赤热巴巾时期为发扬时期,规定“七户养僧”,僧人参与吐蕃国政,对侮辱三宝者处以重刑,佛教势力达到高峰。至朗达玛继位,,唐会昌元年(841)大事灭佛,藏地佛教几被灭净,前弘期约经200余年至此终结。10世纪后期即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佛教在西藏再度复兴,是谓“后弘期佛教”的开始,再兴之佛教更具有明显的西藏地方特点,以争取更多信徒。因修行方式,传承系统各不相同而形成许多教派,早期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13世纪后期在元朝扶植下,萨迦派的上层喇嘛开始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各教派互争权势。15世纪初,宗喀巴进行改革创立格鲁派,该派势力逐渐强大,后在清朝扶植下掌握西藏政教大权。西藏佛教在同苯教长期相互斗争相互影响中,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吸收了苯教一些神祗和仪式,教义上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俱备,尤重密宗,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形成藏密。藏传佛教有其独具的许多教派,严密的寺院组织和学经制度,有译为藏文的完整的三藏教典。主要传播于中国的藏、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族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人民共和国和前苏联的布里亚特等地。

☚ 大乘佛教   罗汉 ☛

西藏佛教

见“藏传佛教”(2571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