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
在洛阳城西侧,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兴建,“周二百里”,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的皇家园林,也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总体布局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北海”为中心。北海周长十余里,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山,高出水面百余尺。海北的水渠曲折萦行注入海中,沿着水渠建置十六院,院门皆临渠。置四品夫人十六人,各主一院,每院住美人二十。院内庭植名花,秋冬都剪杂彩做花,花树丛中点缀各式小亭。每院另置一屯,屯内养鱼、种蔬,水陆之产无所不有。十六院相当十六座园中之园。北海之南,还有五个较小的湖。下诏天下共进花木鸟兽鱼虫,绿化园林。西苑大体上仍沿袭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山上有道观建筑,但仅具求仙的象征意义,实际是游赏的景点。苑内以十六组建筑群结合水道的穿插而构成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则是一种创新的规划方式。完整的水系,开拓水上游览的内容。水系又与积土石为山相结合构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山水空间。苑内植物配置范围广泛。这些都足以说明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创作,也是庞大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它在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唐代改西苑名神都苑,面积收缩大约一半。见《隋书·地理志》、《大业杂记》、《海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