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游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游录中外交通著作。元耶律楚材(1190—1244)撰。二卷。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东丹王突欲之后裔,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世居燕京永安(今北京香山)。任金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太祖)十年(1215)取燕后,被召用,官至中书令。太祖时曾随征西域六年。是书为答里人所问异域事和驳斥长春真人(丘处机)而作,约成于拖雷元年(1228)。全书含序共五千余字。分两部分:一专记自北京出发,过居庸关,历武川,出云中(今大同),北渡天山(阴山),“涉大碛、逾沙漠”而达成吉思汗行在全程闻见,和西域回鹘、不刺、塔刺思、八普、寻思干、蒲华等诸城情况;二为专门批评道教著述。该书是我国最早记述天山以北楚河、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城郭、物产、风俗之书。是我国十三世纪有关中亚地区的重要历史地理著作。原为家刻自印本。自楚材下世后,不再印行,故为罕见。旧有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节录本。1926年日本神田信畅在日宫内省图书寮发现旧钞完本,比《丛谈》本(地理部分)又多八百余字。1927年神田据图书寮本排印出版。后我国罗振玉又据神田本重印。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向达校注本。 西游录著作。契丹人耶律楚材撰。元太祖十三年(1218),他从成吉思汗西征,行程万里,滞留西域六七年,著该书以记西域途中经历。史料价值极高。 西游录 西游录书名。上下2册。元耶律楚材撰。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耶律楚材随从成吉思汗西征,留居西域各地约6年,回来后据见闻撰写成书。此书原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专记自北京出发以及西域各城的情况; 第二部分则是专门抨击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该书的价值主要在第一部分,仅800余字,见盛如梓节略本,它是记述天山南北以及楚河、锡尔河、阿姆河之间山川、道里、物产、民俗等的较早著作。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有旧钞足本1册,系据楚材原刻本钞录,殆为仅存孤本。《六经堪丛书》曾据日本排印本重新出版。现又有向达校注本。 ☚ 黑鞑事略 北使记 ☛ 西游录 西游录书名。上下2册。元耶律楚材撰。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耶律楚材随从成吉思汗西征,留居西域各地约6年,回来后据见闻撰写成书。此书原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专记自北京出发以及西域各城的情况; 第二部分则是专门抨击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该书的价值主要在第一部分,仅800余字,见盛如梓节略本,它是记述天山南北以及楚河、锡尔河、阿姆河之间山川、道里、物产、民俗等的较早著作。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有旧钞足本1册,系据楚材原刻本钞录,殆为仅存孤本。《六经堪丛书》曾据日本排印本重新出版。现又有向达校注本。 ☚ 黑鞑事略 北使记 ☛ 西游录 西游录书名。一卷。元代耶律楚材著。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耶律楚材扈从西征,后在西域各地留居约六年。《西游录》记载了他在西域各地的所见所闻,反映了西域地区的山川、物产、民俗等方面的风貌。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曾节录其纪程部分。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有旧钞足本一册,系据楚材原刻本钞录,殆为仅存孤本,《六经堪丛书》曾据日本排印本重排出版。 玄奘西行 ☚ 真腊风土记 岛夷志略 ☛ 西游录一卷。元耶律楚材撰。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辽东丹王突欲之后,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是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数术。1218年他追随成吉思汗西征,东归后写成此书。上篇记西行道里、西域山川、物产、风俗等,下篇为问答体,与道教驳辩。叙事简略,可以和《长春真人西游记》相互补充印证。有《庶斋老学从谈》本、《六经堪丛书》本等,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有向达的校注本。 《西游录》xi you luRecords of Expedition to the West→耶律楚才(Yelü Chucai) 西游录书名。元耶律楚材撰。一卷,分上下篇。约成书于1228年。上篇主要记载1219年作者从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军行中亚途中的见闻。所记西行道里、西域山川、物产、风俗,均较详细,可与※《长春真人西游记》相比证。下篇为问答体,专记与道教的辨驳,反映了作者的宗教思想。传世者多仅存上篇。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有向达校注的足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