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文王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秦造船遗址、南越国公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的组成部分。位于象岗,毗邻越秀公园,是西汉时岭南政权南越第二代国王赵眛之墓。占地100平方米,是岭南已知最大的石室墓。从墓道到主棺室,设两道石门,墓内共7室,顶部以24块大石板覆盖,每块重逾三、四吨。这种前朝后寝的布局,是当时帝王陵墓的新兴形制。墓主棺椁已朽,尚存少量颅骨和牙齿,所着丝镂玉衣在已出土完整的汉代玉衣中年代较早。墓中陪殉者共13人,出土随葬品千余件,及金、玉、象牙等印章共23枚,其中8枚在墓主身上,最大一枚龙纽金印,刻阴文篆书“文帝行玺”四字。墓的建造十分隐秘,据《南越志》载,三国时孙权“闻(赵)佗墓多以异宝为殉,乃发卒数千人掘其冢,竟不可得”。1983年在基建平土中发现此墓葬,对研究秦汉岭南文化有重要意义。现于此建博物馆,已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