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山饿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山饿夫

代称伯夷、叔齐。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 “然者,皆羞为西山之饿夫,东周之黜臣,而况其乡党乎? ”
○ 首阳采薇

西山饿夫

指伯夷、叔齐。汉扬雄《法言·渊骞》:“无仲尼,则西山饿夫与东国之绌臣恶乎闻。” 《梁书·刘显传》:“友人刘之遴启皇太子曰:‘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士,名岂施于后也。’”元陶宗仪《辍耕录·发宋陵寝》:“当时举天下无非之者,而西山饿夫独非之。”参见 【西山夫】。

西山饿夫/师尚父/非熊/姜牙/姜太公/磻溪叟

☚ 保衡   西山饿夫 ☛

西山饿夫

西山饿夫

亦省称“西山夫”。伯夷、叔齐的代称。《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遂饿死于首阳山。”后因以“西山饿夫”为伯夷、叔齐的代称。

☚ 伯夷、叔齐   师尚父 ☛

西山饿夫

南北朝时梁国有一个叫刘显的人,小的时候特别聪明,被人誉为神童。他的文采很好,知识渊博,深得朝廷的赏识。
刘显曾与河东的裴子野、南阳的刘之遴、吴郡的顾协,同时在朝中做官共事,他们常常留连于山水间,以诗文对唱应和,处得既像师生又像朋友,其间的友谊很是亲密无隙,当时的人们没有不羡慕他们的。
后来,刘显升迁做了尚书左丞,又当了国子博士、岳阳王长史、邵陵王长史、寻阳的太守。梁武帝的时候把都城迁到郢州,又加封刘显为戎昭将。也就在这一年,刘显去世了,享年63岁。
好友杰出的才华、坎坷的身世,使刘之遴等人颇有感慨。刘之遴对皇太子说:
“我曾经听说过商朝的伯夷、叔齐因不肯做周朝的官、吃周朝供给的米,饿死在西山上,被人们称为西山饿夫。他们这样守全名节、不顾生死,又有什么意思呢?他们的名字难道真的能流传于后世吗?生为堂堂七尺男儿之躯,死了不过占据一个棺材。即使身怀绝技、有非凡的才能、有珠玉一样的品格,如果死得早,英名又不得流传于世,只能留下一声深深的叹息,世上难道还有什么事比这更让人心痛的呢?
“我私下常为我的那个沛国的朋友刘显感到惋惜。他熟读经书、精通文艺,对一些深奥的问题常有独到、精辟的见解,特别聪明,在我们这些人当中是最优秀的。可是却死在郢都,魂归西天。现在将要为他选择下葬的日子,要替他树碑撰写铭文。我刘之遴已简单扼要地将他的一生写了一下,现在将它呈上给您过目。希望您能大发慈悲,同意对他的评价,以便能使他享受死后的荣耀,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刘之遴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皇太子的心。皇上下令为刘显立碑撰文,表彰他的才学、功德。
成语“西山饿夫”本指伯夷、叔齐,后用来比喻忠义守节的人。

西山饿夫xī shān è fū

指伯夷和叔齐。《史记·伯夷列传》载,商末孤竹君死后,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互相让位,一起逃到了周,他们反对武王伐纣,商灭后,二人就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西山饿夫xīshān-èfū

〔偏正〕 商末,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二人都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后以“西山饿夫”指伯夷、叔齐。汉·扬雄《法言·渊骞》:“无仲尼,则~与东国之绌原恶乎闻。”后泛指义不食周粟、大讲“节气”的人。明·陶宗仪《辍耕录·发宋陵寝》:“当时举天下无非之者,而~独非之。”
△ 褒义。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