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夷校尉有称“西蛮夷校尉”。晋时于蜀地设置治理少数民族的职官。晋时益州一带之羌夷“叛服无常”,朝廷为了更有效地镇摄和管理当地少数民族,故设其职。《华阳国志·大同志》亦载:“以蜀多羌夷,置夷府,以平吴司张牧为校尉,持节统兵”。其治所设置地点,据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晋置校尉于汶山”(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其职官有委人专领,或刺史、郡太守兼领,下置长史、司马等属官协理。 西夷校尉官名。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置,持节,统兵,管理宁州少数民族事务。宁州并入益州后,由益州刺史兼领此职,掌辖境内少数民族事务。四品。东晋初未置,孝武帝太元(376—396)中平蜀后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