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夏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夏陵

西夏陵

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埋葬着自李元昊以下九个皇帝及李元昊的祖父和父亲。据《宋史·夏国传》载:西夏各代帝王多有陵号,它们是追尊为太祖的李继迁裕陵、追尊为太宗的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的泰陵、毅宗李谅祚的安陵、惠宗李秉常的献陵、崇宗李乾顺的显陵、仁宗李仁孝的寿陵、桓宗李纯祐的庄陵、襄宗李安全的康陵,唯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的陵墓无陵号。陵区座落在宁夏银川市以西的贺兰山东麓,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陵区内的地面建筑多已无存,但遗迹仍很清晰。各帝陵的形制大体相似,陵园南向略偏东,平面呈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布局。每座陵园占地约十余万平方米,其最外围原有棘枳作为界篱,四隅各有一方形夯土角台。陵的最南端东西座落着一对鹊台,夯土台顶上原建有阙楼,当为陵园的入口。鹊台以北辟有神道,神道两侧置碑亭两、三座不等,亭内的石碑文以西夏文和汉文撰刻。亭北的月城呈长方形,其东、西两墙与内城南墙相接,北墙又充当内城的南墙,城内的神道两侧有原陈放两列或3列石象生的基址。内城也呈长方形,四面环以内神墙,每面墙正中各辟一门阙,四角有角楼残迹。在月城和内城以外还环以外神墙。内城是陵园的主体,南门内有长方形的献殿遗址,夯筑正八面体的塔式灵台位于内城西北方,灵台前有呈鱼脊状隆起的南北向封土,封土下即为葬着帝王的地宫。地宫一般由墓道、甬道、主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墓室为土洞结构,四壁立有护墙板,体现出党项族传统的风格。在各帝陵周围分布着皇亲遗族的陪葬墓,其数量或10余座或2、3座不等,整个陵区共有70余座陪葬墓。同时在陵区的北部还有一占地十余万平方米的长方形陵邑遗址,为祭祀和护陵者居住的场所。197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对西夏帝陵区进行了勘查,并发掘了被认为是神宗李遵顼的第8号陵及两座陪葬墓,在第8号陵的地宫甬道内发现有彩绘壁画,并在陪葬墓内出土了丝织品、鎏金铜牛、石马等随葬品。1988年西夏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水洞沟遗址   建筑 ☛
西夏陵

西夏陵

西夏是中国11世纪初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广大地区,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军事强国,与宋、辽鼎足而立。它自1038年立国,于1227年被蒙古灭亡,建国190年,历经十代皇帝,对中国的统一和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贺兰山东麓中段。在方圆50平方公里陵区内,9座帝王陵布列有序,200余座陪葬墓星罗棋布、坐落旷野、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的金字塔”。
神秘的西夏王陵是银川西部贺兰山下一处感觉西夏文化、寻古探幽的旅游胜地,它以诱人的魅力和与中原地区迥然不同的西夏文物而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西夏陵区北起泉齐沟,南迄银(川)巴(音浩特)公路,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陵区内随着地势的错落起伏,坐落着8座西夏帝王的陵墓,70余座陪葬墓。
西夏陵园“仿巩县宋陵而作”。这与早期西夏贵族“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引水其上”的原始葬俗完全不同,是汉族封建文化影响的结果。每座陵园都是一个单独的完整建筑群体,形制大致相同。陵园四角筑角台,标志陵园界至,由南至北排列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灵台,神墙围绕四周,内城四面开门,其中心前方是献殿,为祭奠场所。其后偏西,有高大兀突的五层或七层塔式灵台。这种特有的建筑造型和布局,是西夏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现在,陵区建筑仍大量保存,显示了昔日西夏陵园宏伟壮观的景象。对当今研究西夏文化和汉文化的关系有重大价值。
1988年1月,西夏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银川市西夏陵管理处办公室 邮编:750004
电话:86-951-2161865

☚ 世界遗产/文物单位   同心清真大寺 ☛
西夏陵

西夏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贺兰山麓,有西夏帝陵九座,陪葬墓193座。约十一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陆续营建。西夏(1032—1227),自李元昊称制建元,立国朔方,前阻大河,后枕贺兰,雄踞上游,虎视关中,以一隅之地,与宋、辽、金周旋抗衡近两百年。西夏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景宗李元昊至末主李观亡国,共传十帝。加上李元昊追尊其祖父李继迁为太祖、父李德明为太宗,共十二帝。而按《宋史·夏国传》载,西夏十二帝中有陵号者九,与陵区实际陵数相符。1—6号陵地面遗址保存较好。陵园均坐北朝南,呈纵向长方形,四隅设角台,神道两侧有双阙台、双(三)碑亭,亭北为月城、内城。月城内神道两侧置石象生。内城每面正中辟门,四隅置角楼,南门内偏西为献殿。地宫在内城西北隅,地面上陵台呈八角形,有七级,逐级上收,高约10米,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其上残留有木柱插在孔洞中,周围遍是色彩鲜明的琉璃瓦碎片、石雕饰物与碎砖,可知陵冢当为八角形楼阁式密檐塔。蒙古灭西夏时,陵墓多遭兵燹破坏。1972—1978年,先后发掘帝陵1座、陪葬墓4座,清理碑亭4座。由于史书未载诸陵相对位置,碑石又毁圮无考,故已发掘的6号(原编8号)陵,或为崇宗乾顺显陵,或是神宗遵顼之陵。此陵地宫在陵台前18米,距地面25米,斜坡墓道长49米,封土呈鱼脊状隆起;甬道长6.2米,两壁绘武士像;主室长5.6米,宽6.8—7.8米,两侧各有一配室,顶部为穹窿顶土洞。早期曾被盗,今出土有随葬品金饰、鎏金银饰、人物竹雕、石刻头像、石经幢、铁剑矛、铜甲片、陶瓷片、珍珠等;地表遗物有高达1.52米的绿琉璃鸱吻,及石螭首、雕龙栏柱等。诸陵碑亭发掘出力士石座7尊,造型奇特;汉文、西夏文残碑1700多片,书法体势劲媚,雕刻刀法娴熟。陪葬墓出土有扎结丝线染色的茂花闪色锦,以及188公斤的鎏金铜牛、355公斤的石马等冶铸、雕刻精品。

☚ 2. 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   3. 贺兰县 ☛
000065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