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团山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团山遗址青铜时代,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西南4公里的欢喜公社吉兴村,为一花岗岩构成的圆形小山,与吉林市东郊的东团山遥相对称,故称西团山。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约400米,总面积4万平方米。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左竹仲匕和我国学者李文信等曾在这里作过考古调查。四十年代初佟柱臣先生作过调查。1948年和1949年秋,东北师范大学师生在这里进行了二次发掘。1950年中央文化部组成东北考古发掘团进行第三次发掘。在发掘报告中正式提出以西团山墓葬文化遗存为代表的考古文化称之为 “西团山文化”。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又先后进行过多次发掘。西团山石棺墓有两种砌法,一种是板石立砌成长方槽子用板石作棺盖; 一种是用块石垒砌,上以板石盖顶。板石立砌的有副棺。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仰身屈肢的,一般头向山顶,脚向山麓。就其随葬品的摆放位置和组合也有一定规律,装饰品多放在头胸部位,石斧石刀、石镞多放在盆骨、股骨右侧,陶壶、陶罐、陶碗放在足下或副棺中。随葬品组合也有一定规律,有纺轮而无石镞,与之共存的为石刀、陶壶、陶罐。有石镞而无纺轮,与之共存的一般为石斧、石锛、陶壶陶罐。西团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居住址多分布在江河岸边山坡上,平地上的年代稍晚。房址多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上坡以穴壁为墙,下坡用石块叠砌。墓地多在较高的山坡上,以石块或板石砌成石棺,有的还有盛放陶器的副棺。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石器,有斧、锛、凿、磨盘、矛、镞、剑和环状石器等,以长大的半月刀和棒状石斧最为特色。青铜器数量不多,有矛、短剑、刀、斧、扣和连珠形装饰品。陶器为手制素面的砂陶,有鼎、鬲、豆、甑、壶、罐、钵、杯等。筒腹锥足鼎、分裆撇足鬲、桥状横耳壶都很有特点。这类文化的经济生活,是以较发达的原始锄耕农业为主,渔猎仍是生活资料来源的重要补充。经炭14测定早期达西周初至春秋初,中期相当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 晚期相当于战国末至秦汉之际。分布范围广,是东北重要的考古文化类型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