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北大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北大学位于西安环城南路西段。创建于1912年,曾两次停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内迁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易名为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改称西北大学,沿用至今。校园面积3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1991年设文博、经济管理、石油化学化工3个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经济管理、旅游经济、法学、图书馆与情报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地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17个系,43个本(专)科专业。其中硕士专业33个,博士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还设有5个研究中心,12个研究所和38个研究室。在校学生6500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5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余人。有专任教师1042名,其中教授100人,副教授309人。另有一批兼职教授和外籍专家。设有出版社,编辑出版《唐代文学》、《鲁迅研究年刊》、《秦汉史论从》、《西北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两种)等7种学术刊物。藏书140万册,订有中外期刊近2000种。学校每年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级重点科研任务100余项。1977年以来,已有2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108项获部委、省级奖,600多项获其他奖。出版著作、教材8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00多篇。一批有特色和地方优势的学科点已经形成。中国思想史、中国西北史、秦汉史、中国考古、唐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具有相当影响。现代数学物理与粒子物理、软件工程及环境、黄土、古生物学与地导、前寒武纪地质和秦岭造山带、现代分离科学、拓扑学等显出明显优势。学校先后同欧、美、亚及香港地区的19所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1979年来已有300多名教师出国进修、讲学、研究。建校以来,已培养3.7万多名毕业生。先后在学校执教的著名学者有李仪祉、杨钟键、黎锦熙、许寿裳、沈志远、曹靖华、罗章龙、彭迪先、徐诵明、侯外庐、岳劼恒、张伯声等。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金星外事旅游学院 ☛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地址:西安市大学南路 邮编:710069 ☚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外国语学院 ☛ 西北大学 155 西北大学多科性综合大学。校址在西安。创建于1912年。后以战乱而停办,分立为若干专科学校。抗日战争初期,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称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其中的文、理、法商及医学院分出改名国立西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1952年院系调整,法商、医学院分别独立,改成多科性综合大学。现设经济管理学院、石油化学化工学院与14个系,有本专科专业41个,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5个,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31个。7个研究所和西北历史、鲁迅2个研究室。现有专任教师1012人,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276人。 ☚ 四川大学 华侨大学 ☛ 西北大学中国多科性综合大学。校址在西安。1912年创立。1926年停办,分立为若干专科学校。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部分学院独立后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设文理、法商、师范和医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后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1987年,设有经济管理学院、石油化学化工学院和14个系,共36个专业,附设7个研究所等。1986—1987学年度各类在校生6780名,教师和研究人员1274人。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校址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建于1851年。主要专业有:教育学、工程学、艺术等。 ☚ 华盛顿大学 俄亥俄大学 ☛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校址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建于1851年。主要专业有:教育学、工程学、艺术等。 ☚ 华盛顿大学 俄亥俄大学 ☛ 西北大学综合性大学。校址在西安市。创建于1912年,由当时陕西省都督张凤翔倡议举办。1927年曾停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京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公学院内迁陕西,联合组成临时大学,1938年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一直延续发展至今。以后部分学院独立。1949年中央任命侯外庐为西北大学校长,属国家直属综合大学。1959年划归陕西省,现在是省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有2个工学院,14个系63个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点专业,31个硕士点专业,13个双学位专业,教师1100余名,高级职称400余名,与19个国家建立了协作关系。为国家培养学生3万余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