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京杂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古代笔记小说。东晋葛洪撰。六卷。记录西汉京城长安的逸闻琐事,涉及宫室苑囿、风俗习惯之类,其间杂有民间传说、故事。如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使远嫁匈奴,匡衡穿壁引光苦读。 ☚ 谁杀陈他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历史小说集。旧题西汉刘歆撰。经后人考证,实为东晋葛洪作。原二卷。今本六卷,为宋人所分。所记多西汉遗闻佚事,如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作《白头吟》,匡衡勤学、穿壁引光等故事,即出此书,间亦杂怪诞传说。有《古今逸史》、《汉魏丛书》、《四部丛刊》等刊本。别有清卢文弨所校《抱经堂丛书》二卷本。 ☚ 神仙传 汉武帝内传 ☛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东晋笔记小说集。葛洪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著录为六卷。其二卷本有《抱经堂丛书》本、《正觉楼丛刻》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关中丛书》本、皆有清人卢文弨校;六卷本乃宋人所分,见《直斋书录解题》,有明万历三十年陕西布政使司重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刻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明人郭子章与《三辅黄图》合刻《秦汉图记》本、《增订汉魏丛书》本、《稗海》本、《快阁藏书》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龙威秘书》本、《艺苑捃华》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本。本书是记载西汉时期朝野轶闻和典章制度的笔记体小说,当然也杂有一些怪诞的传说。明人孔天胤曾说:“此书所存,言宫室苑囿,舆服典章,高文奇技,瑰行伟才,以及幽鄙而不涉淫怪,烂然如汉之所极观实盛,称长安之旧制矣。”(《刻西京杂记序》)内容可分四类:(1)记宫廷生活,特别是那些对皇帝后妃、王公贵族等上层社会人物腐化生活的描述。如《王嫱》,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而被远嫁匈奴事,暴露了皇帝的荒淫和画工的贪婪,反映了宫廷生活的黑暗现实。《戚夫人》写汉高祖常拥戚夫人倚瑟而弦歌,及宫内尝以管弦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等情况,也揭露了帝王的荒淫生活。《新丰》写汉高祖刘邦为了孝敬其父,在长安城里为太上皇复制了一座丰邑乡,也揭露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肆意挥霍、滥用民力的骄奢行径。《赵后淫乱》记汉成帝时赵后与轻薄少年淫通“日以十数”,“无时休息”,揭露了王后糜烂透顶的肮脏生活。(2)记述了许多西汉历史名人轶事,如精彩之作《鹔鹴裘》,描写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结合的故事。卓文君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终于实现了婚姻自主的意愿。《匡衡》写的是古代著名的勤学故事。匡衡穿壁引光夜读,终成大器。其好学深思的精神,给人启迪。《李广》写李广射虎,金石为开,成为千古盛传的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西汉时各种名人士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3)写劳动人民的各种事迹。最有名的是《秋胡》的故事,则表现了下层人民善恶分明的道德观念。后人据此演饰为戏曲,经久不衰。(4)怪异故事。除去宣扬方术迷信的作品之外,也有些积极健康的故事,如《黄公》,以东海黄公御虎制龙的奇术,歌颂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的宏伟气概,极富浪漫气息。其故事本身又是角抵戏起源的根据之一,是研究戏曲史的珍贵资料。从艺术性上来看,此书“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具体说:(1)结构完整,意境颇佳。如《相如死渴》写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恩爱生活,及相如“悦文君之色”而作《美人赋》以自制事,全文从“私奔”、卖酒、作赋到相如“至死”,故事有始有终,情蕴深函。(2)人物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如《乳母》描写东方朔说反话而促使汉武帝悔悟,从而使东方朔富于机趣的性格得到生动表现。(3)长于构思,文笔简洁。如《画工弃市》,正面描写画工的丑行和汉元帝的淫靡,侧面描写昭君出塞,正侧结合,脉络清晰,遂成佳构。《四库提要》指出是书记载多有与《汉书》不合者。然而,小说非历史,此不足为病。又评其“虽多为小说家言,而摭采繁富,取材不竭”。评语则近于是。书中“昭君出塞”、卓文君作《白头吟》、匡衡穿壁引光、“赵后淫乱”等,或被后人引为掌故,或成为后世小说、诗歌、戏剧创作的常用题材。 ☚ 葛洪 王嫱 ☛ 西京杂记笔记。汉刘歆(约前53—23)撰。原二卷,今本作六卷。一作东晋葛洪撰,或作梁吴均撰。按书中以刘歆口气叙西汉传闻遗事,应为刘歆原撰,《序》云“为刘子骏所撰,以甲乙第次百卷,考比固作,殆是全取刘书,有小异同耳。洪又抄集固所不录者二万余言,命曰《西京杂记》。”于此可见班固《汉书》取刘歆父子所集汉代史料,葛洪又抄集整理班固不录之两万言资料,而成此书。刘歆,西汉古文经学家,沛(今江苏沛县)人,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楚元王交五世孙、刘向少子。曾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无所不通。此书虽经葛洪整理,当亦是最早的笔记之一。全书一百三十八条,文字活泼详赡。所述汉室西京传闻遗事极富资料价值。凡仪驾典章,宗庙祭祀,后宫宠幸,苑囿珠宝,名果嘉树,文人作赋,武士搏虎,乃至节日习俗,宫室规模,皆极一时之盛,可见汉代文物繁荣景象。对帝后贵族的荒淫奢侈有所揭露。对汉代著名故事如戚夫人、赵飞燕姊妹、昭君、卓文君、匡衡、扬雄,乃至“秋胡戏妻”皆有记载。可补史阙,并可了解汉代文人作赋的广阔背景。通行六卷本为《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孔天胤本及《汉魏丛书》本,通行二卷本为《抱经堂丛书》本。 《西京杂记》旧题西汉刘歆作,实为东晋葛洪撰。原书2卷,后分为6卷。记载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轶事传闻、宫室苑囿、珍玩异物、舆服典章、风俗民情以及闲杂怪诞之事。其中有些故事,常被人引为典故,对后世产生过一定影响。有《汉魏丛书》本、《学律讨源》本、《四部丛刊》本。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书名。东晋葛洪撰。2卷。葛洪,句容人,字稚川,官句漏令。所著言黄白之事曰内篇,其余驳杂通释曰外篇。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所著几近500卷。但此书旧载亦作西汉刘歆撰,葛洪辑抄,或作梁吴均撰。原书2卷,据《直斋书录解题》,宋人分为6卷。今2卷、6卷两本并行。是书摭采繁富,取材不竭,葛洪书后有跋,称“以补汉书之阙”。托刘歆语气,叙西汉传闻遗事、掌故、长安宫室、苑囿,间杂怪异。所记饮酎、汉彩女穿七孔针于开襟楼、民间重九佩茱萸、饮菊花酒等故实,皇帝舆驾仪制、七轮扇的制作、新丰的辟建及未央宫、昆明池、上林苑的规模等,均有裨于考证。是书还载有卓文君、王昭君、匡衡、扬雄等人的轶闻故事。今有1卷本,题汉刘歆撰,收入《历代小说》、《说郛》; 6卷本,题汉刘歆撰,收入《古今逸史》、《汉魏丛书》; 6卷本,题晋葛洪撰,收入《稗海》、《四库全书》等; 清卢文弨校本2卷,收入《抱经堂丛书》。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有校点本。 ☚ 汉武洞冥记 西域志 ☛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书名。东晋葛洪撰。2卷。葛洪,句容人,字稚川,官句漏令。所著言黄白之事曰内篇,其余驳杂通释曰外篇。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所著几近500卷。但此书旧载亦作西汉刘歆撰,葛洪辑抄,或作梁吴均撰。原书2卷,据《直斋书录解题》,宋人分为6卷。今2卷、6卷两本并行。是书摭采繁富,取材不竭,葛洪书后有跋,称“以补汉书之阙”。托刘歆语气,叙西汉传闻遗事、掌故、长安宫室、苑囿,间杂怪异。所记饮酎、汉彩女穿七孔针于开襟楼、民间重九佩茱萸、饮菊花酒等故实,皇帝舆驾仪制、七轮扇的制作、新丰的辟建及未央宫、昆明池、上林苑的规模等,均有裨于考证。是书还载有卓文君、王昭君、匡衡、扬雄等人的轶闻故事。今有1卷本,题汉刘歆撰,收入《历代小说》、《说郛》; 6卷本,题汉刘歆撰,收入《古今逸史》、《汉魏丛书》; 6卷本,题晋葛洪撰,收入《稗海》、《四库全书》等; 清卢文弨校本2卷,收入《抱经堂丛书》。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有校点本。 ☚ 汉武洞冥记 西域志 ☛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xijing zaji历史小说集。作者不详。《四库全书总目》兼题刘歆、葛洪姓名。近人考证为东晋葛洪依托西汉刘歆而作。共129则,都是写发生于西京(东汉人称西汉首都长安)的西汉遗闻轶事。如王昭君为画工所欺远嫁匈奴、卓文君作《白头吟》的故事以及9月9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等,都出于此节,多为后人引用为典故。间杂一些怪诞的故事。文笔简洁而有文采。 ☚ 燕丹子 搜神记 ☛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古代杂传类著作。或属地理类。其主要记述西汉时期都城长安及其附近宫室苑囿、珍玩异物、风俗民情等。著录首见于《隋书·经籍志》,称二卷,不著撰人。《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一卷,葛洪撰。至宋经重加编次为六卷。书末有葛洪跋语,称家藏刘歆所作《汉书》一百卷,班固作《汉书》时全取此书,葛洪从班固所不取的二万言中钞出为二卷,名曰 《西京杂记》。后人多有怀疑者。此书所载西汉长安风物,对研究古代都城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洛阳伽蓝记 长安志 ☛ 西京杂记古小说集。托名西汉刘歆撰,实为东晋葛洪作。记载西汉轶事,掌故计129条,颇为生动。对后世影响较大,所记之事常被称引,并相沿而成典故。有中华书局校点排印本。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历史小说集。旧题西汉刘歆撰,经名人考证,为晋葛洪依托之作。原作2卷,后分为6卷。“西京”指西汉京都长安。《西京杂记》共129则,托刘歆语气,叙写西汉统治阶级与六士的遗闻佚事,夹杂一些怪诞的传说。其中如南粤王赵佗献南海岛屿所产珊瑚树于长安,有关古墓发掘的记述等,颇有资料价值。所记9月9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等,常被后人引为掌故。另外像卓文君、王昭君、杨雄等人轶闻,也都是著名故事。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明嘉靖本,中华书局点校排印本。 ☚ 昭明文选 拾遗记 ☛ 西京杂记六卷。旧题晋葛洪(见《肘后备急方》)撰。原书二卷,后分为六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不题撰人。《旧唐志》作一卷,《新唐志》作二卷,《宋志》作六卷,均题晋葛洪撰。该书末有葛洪跋云:刘歆著有《汉书》一百卷,班固撰《汉书》几乎全取于此,不取者不过二万字左右,今抄出二卷,名曰《西京杂记》,似为葛洪抄辑刘歆《汉书》材料而成,故《四库全书总目》兼题刘歆、葛洪姓名。据近代研究者考证,多以葛洪托名刘歆而作。《西京杂记》为历史轶事类小说,“西京”即西汉的都城长安,所记内容多为西汉统治者与文人名士的遗闻轶事,夹杂一些怪诞的传说。如王昭君为画工所欺远嫁匈奴,卓文君作《白头吟》私奔相如,匡衡穿壁引光读书,司马迁发愤作《史记》,董仲舒阴阳学释冰雹雨雪等故事,都较好地反映了西汉全盛时期文人名士的精神风貌。此书还记录了西汉的宫室建筑、宫廷衣饰器物和风俗民情等,如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常被后人引为掌故,颇有史料价值。此书对后世颇有影响,唐人李善《文选注》与徐坚《初学记》均大量引用此书。文笔简洁而富于色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意绪秀异,文笔有可观者也。”二卷本有《抱经堂丛书》本、《正觉楼丛刻》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六卷本乃宋人所分,见《直斋书录解题》,有明万历三十年陕西布政使司重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刻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明郭子章与《三辅黄图》 合刻 《秦汉图记》本、《增订汉魏丛书》本、《稗海》本、快阁藏书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龙威秘书》本、《艺苑捃华》本、《四库全书》本. 中华书局1985年程毅中校点排印本。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古代笔记小说, 原题汉刘歆撰,后题晋葛洪撰,原2卷,宋人重新编次成6卷。葛洪所作之跋称家藏刘歆作《汉书》100卷,班固作《汉书》时几近全取,所不取者仅二万言,他从班固 《汉书》不取内容中钞出二卷,名《西京杂记》, 以裨《汉书》之阙。书中所载皆西汉轶事传闻,举凡帝后公卿的奢靡好尚,宫室苑囿,珍玩异物,以及舆服典章,文人轶事,高文奇技和风俗民情多有记述, 间杂怪诞传说异闻,所记与《史记》《汉书》往往稍有差异。由于该书所载正史多无,可补正史风俗文化资料之不足,是研究西汉长安的重要资料之一。今中华书局出版有点校本。 ☚ 括地志 三辅故事 ☛ 《西京杂记》xi jing za jiMiscellanies of the Western Capital→葛洪(Ge Hong) 西京杂记历史小说集。东晋葛洪撰。《隋书·经籍志》入史部旧事类,二卷,未题撰人。《旧唐志》作一卷,《新唐志》作二卷,《宋志》作六卷,均题晋葛洪著。《四库全书》入小说家杂事类,分六卷,题汉刘歆撰,一题晋葛洪撰。“西京”指西汉京城长安。全书共载138条故事,多为西汉统治阶级和当时文人的轶闻故事,如司马迁发愤著《史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王昭君远嫁匈奴等,书中还记录了西汉的宫室制度、风俗习惯和衣饰器物等。虽然书中也有一些怪诞不经的传说以及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但基本上真实地反映了汉帝国全盛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书中的一些名人轶事则成为后世诗文经常征引的典故,或被作为戏曲小说的题材。 西京杂记书名。原二卷,后分为六卷。东晋葛洪撰。“西京”是指西汉京都长安(今西安)。全书所记多为西汉遗闻佚事,以及西汉宫建筑、衣饰器物、风俗习惯和有关古墓发掘的情况等,颇有史料价值。书中亦间杂神异怪诞的传说。全书语言简炼,生动形象。鲁迅认为该书是一部古代优秀的小说。 西京杂记书名。东晋葛洪撰。原本二卷,今分六卷。是葛洪假借刘歆之名,摘抄刘歆《汉书》而成。可补今存《汉书》之阙。鲁迅认为是一部古代优秀的小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