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之战唐德宗时官军讨伐山南东道梁崇义之战。建中二年(781年)五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勾结魏博、成德、淄青四镇连兵反唐。扼断襄阳以南水陆粮运交通。江南进奉船只数千艘不敢北上。德宗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汉南北兵马招讨使,督诸道以讨梁崇义。八月,李希烈与梁崇义相战于江陵东。崇义闻田悦兵败临洺(今河北永年县西二十五里),军心涣散,亦一战而大败。崇义逃回襄阳,收襄、邓兵准备再战,希烈引军循汉水而上,与诸道军会合,共逼襄阳。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成与希烈军逆战于蛮水(今湖北宜城西),希烈击破之。追至疏口(今湖北襄阳南),又破之。二将请降。希烈使将其众先入襄阳,崇义闭城拒守。守者开门争出,不可禁止。崇义遂投井自杀而亡。 襄阳之战❶东汉末年军阀袁术、孙坚与刘表之役。阳人之战后,袁术遣孙坚攻打荆州(今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各一部),刘表派黄祖迎战。孙坚于樊(今襄樊市)、邓(今襄樊东北20里之邓城)间击败黄祖,进围襄阳(今湖北襄樊)。黄祖潜出襄阳城,调集军队再战,又被孙坚击败。孙坚乘夜追击,单骑进至岘山(今湖北襄樊南9里),被黄祖伏兵射死。刘表乘机反攻,大败孙军。刘表因此占据荆州7郡,地方数千里,带甲10余万,成为当时一股主要的割据势力。 ❷东晋时期前秦军夺占东晋襄阳城的战役。晋太元三年(378年)春,秦王苻坚令征南大将军苻丕、石越、慕容垂、苟池等率10多万兵分几路会攻襄阳。四月,前秦兵至沔北(今汉水之北),石越以5000骑浮渡汉水,占领外城,得船百余艘,前秦军乘船渡河,晋梁州刺史朱序仓促退守中城。苻丕督诸将围攻襄阳中城,晋桓冲屯兵7万于上明(今湖北松滋西),畏秦兵盛而不敢救。慕容垂克南阳后也移师襄阳。四年正月,晋命刘波率军8000人救襄阳,但刘波惧秦而不敢前往。朱序组织数次出击得小胜。二月,前秦军以襄阳都督李伯护为内应破城,俘朱序。 ❸唐代唐军讨伐山南东道梁崇义之战。建中二年(781年)五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勾结魏博、成德、淄青四镇连兵反唐。德宗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汉南北兵马招讨使,督诸道以讨梁崇义。八月,李希烈与梁崇义相战于江陵东。崇义闻田悦兵败临洺(今河北永年西25里),军心涣散,亦一战而大败。崇义逃回襄阳,收襄、邓兵准备再战,希烈引军循汉水而上,与诸道军会合,共逼襄阳。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成与希烈军逆战于蛮水(今湖北宜城西),希烈击破之。并乘胜追至疏口(今湖北襄阳南),又破之。二将请降。希烈使将其众先入襄阳,崇义闭城拒守。守者开门争出,不可禁止。崇义遂投井自杀而亡。 ❹南宋时期宋、蒙于襄阳进行的一次战役。宋宝祐五年(1257年)正月,蒙董文蔚军渡湖围攻襄阳(今湖北襄阳),宋守将高达率军与蒙军交战于白河(今汉水交界处),蒙军败绩,退兵。 ❺明代农民起义军攻克襄阳的战斗。正当明军进剿农民起义军之际,辽东法军乘机大举进犯明王朝京畿地区,迫使明军调遣卢象升等部北上抗法,从而使农民起义军获得反击的有利时机。明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张献忠联合马守应、罗汝才、志回回等部共20多万人,分道由均州、新安、唐县,进逼襄阳(今湖北襄樊),在丰阳(今陕西山阳)、均州(今湖北均县)等地,连破明总兵陈翼明所部明军,又在牌楼阁击溃由汴梁派来的援兵。十月,起义军一举攻克襄阳,使淮扬地区为之震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