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在汉中市城北17公里的褒河水库内。该处原来是一条250米长的峡谷,是古代纵穿秦岭的孔道之一,它南起今汉中西北的褒谷口,北至眉县西南的斜谷关,因地处原褒城县境内,因此称褒斜道。靠近褒谷口一端的峡谷隧道就是石门,它从汉代起开凿,509年(北魏永平二年)重修。石门东西两壁和褒河两岸悬崖上,有多处凿刻宋代摩崖石刻。
在这些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有“汉魏十三品”,其中以148年(东汉建和二年)刻就的《石门颂》最为珍贵,记颂杨孟文开通褒斜道石门的事迹。《石门颂》以隶书刻成,字体苍劲古朴。而509年(北魏永平二年)以王远楷书而凿刻的《石门铭》字体流畅,描述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及左校领贾三德重开石门故道的故事。
石门摩崖石刻年代较其他石刻时代更早,它不仅是研究古代褒斜隧道的珍贵史料,同时对研究中国汉字的发展也具重要实物价值。196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汉中市褒斜道石门 邮编:7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