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裴迪《华子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裴迪《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约公元716—740年前后),唐代关中(今西安)人,曾任蜀州刺史,尚书省郎。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为王维挚友。早年同住终南山,后与王隐居于蓝田(陕西)西南二十里之辋川。辋川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购得后于此幽居,“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辋川别墅有华子岗、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宫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辋川集凡二十题·序》)名胜多处,景色极佳。遂以墅中景色为题,各赋五言绝句二十首,以清幽画面,写闲适心情,互为和唱。以下《华子岗》,《鹿柴》、《木兰柴》等六首,皆王维裴迪辋川唱和之诗。

《华子岗》是一首秋日田园诗,也是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园晚归图。诗人以“还家”为线索,将日落、松风、草露、云光、山翠等富有季节的环境特征的分散的景物,剪接、联缀成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场景,流露出诗人对华子岗景色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诗的前两句写了日落、松风和草露。首句连用两个动词“落”和“起”,不仅点明了时间,而且描写出特定环境的特定气氛。可以想象到,正是夕阳倚着远人西沉、夜幕渐渐降落的时候,晚风卷过松林发出飒飒的响声,这景象该是多么壮观!因为“日落”,所以诗人才“还家”,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尽,恋恋不舍,而又不得不漫步下岗的心态。“晞”有干之意。“草露晞”即青草上的露珠已干了,这一句写出了诗人脚踩干软的青草感到格外的适舒。华子岗在深山高岗之上,眼下正是秋高气爽的宜人季节,秋阳秋风,将山上的云雾、露珠挥发殆尽了,故曰“草露晞”。

后两句描写了云光和山翠。这里有两个带关键性的“活”字——“侵”和“拂”,恰如画龙点睛,使全诗的艺术形象活了起来,构成了一幅有生命的艺术形象。“侵”,有逐渐浸染之意。在落日的余辉照映之下,随着诗人一步一步走下山岗,夕阳残光也逐渐消散了,生动地展现了景色的变化过程。“拂”,有轻轻擦过之意。苍翠欲滴的山色,仿佛轻拂着诗人的衣衫。而这,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景色的喜爱。正是这种爱恋之情,使诗人赋云光山色以生命,让它们追逐着诗人的脚印,轻拂着诗人的衣衫,从而反衬出诗人崇尚自然的美好感情。

总之,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写来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并从视觉、听觉、触觉几个角度去摄取最能体现自己美学情趣的景物,融情于景,全诗具有一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神韵。


精品唐诗之裴迪《华子岗》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裴迪《华子岗》

裴迪《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安史之乱前,当时作者与其好友、著名诗人王维同隐居于陕西省蓝田县终南山下的辋川口,王维曾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二人过着“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的闲适生活,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有二十景,华子岗为其中之一。王维于每景作五言绝句一首,裴迪则逐首和之。这首短诗描绘了华子岗秋日黄昏时的风光。

诗的首二句将落日、松风与家用一“落”、一“起”、一“还”连缀,给人以动感,妙合机巧,相映成趣。晞(xi),干。三、四句中,“侵”、“拂”二字,将“云”、“山”拟人化,真所谓一字落下,境界全出。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之中,描绘出悠然自得、陶醉于自然风光之中的忘我境界,与王维的原作相比,似乎更高出一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