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裴耀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裴耀卿681—743字焕之。玄宗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全唐诗》存诗二首。 裴耀卿1911~1971中国现代名中兽医。山西平遥县人。出生于兽医世家,自幼随祖父学习兽医,后独立行医于晋中地区。1950年后到晋中专署兽医院工作, 历任副院长、主治兽医师。裴耀卿擅长马、骡病证的诊治, 在舌诊上有独到之处。他总结出32种舌色型, 为继承和发扬中兽医舌诊作出了贡献。1956年参加“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发表 “治便秘疝、风气疝及冷痛方”等文章,被收入《中兽医验方汇编》。主要著作有《中兽医诊疗经验》(第二集)、《牛马病例汇集》;参加《中兽医治疗学》、《元亨疗马集选释》、《中兽医针灸学》等书的编审工作。裴耀卿用中药内服治疗马颌窦炎经验丰富, 他创用的“加味知柏汤”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 被推广应用。此外, 其经验方“当归苁蓉汤”被收入《兽药规范》(二部)中。裴耀卿曾多次被聘到高、中等农业院校和中兽医培训班讲学和进行技术传授。1957年荣获山西省有突出贡献者奖状。 裴耀卿681—743唐朝大臣。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幼中童子举。开元初任长安令,历任宣、冀二州刺史,所在有善政。后于京兆尹任中,提出改革漕运,以扩大南粮北调,解决长期以来关中粮食严重缺乏的问题。开元二十一年(773年)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江淮、河南转运都使。任内主持开凿三门山十八里,以改良运输道路。并用沿流置仓、节级运输的办法提高运输量。仅3年时间,即运粮700万石,省陆运脚钱30万贯。天宝二年(743年),卒于尚书左仆射位上。 裴耀卿绛州稷山 (今山西稷山县)人。擢童子举、历任州县,皆有惠政。开元(713—741)中迁京兆尹,请广漕运以实关辅,并陈置仓纳租水陆易道转运诸便宜。玄宗然其计,拜黄门侍郎,同中寺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三年,积粟七百万石,省运赀三十万缗。天宝(742—756)初进尚书左仆射,卒谥文献。 裴耀卿681—743唐大臣。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幼年中童子举。开元初任长安令时,除“和市”积弊。旋任济州刺史、京兆尹,修河筑堤,为百姓所称道。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江淮、河南转运使。在汴河与黄河交叉点设河阴仓,提高运粮工效。天宝初,进尚书左仆射。 裴耀卿681—743字焕之。唐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中童子举。开元间,历任长安令、济、宣、冀诸州刺史及京兆尹,所至皆有善政。开元二十一年(733)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时关中粮食匮乏,遇天灾,天子常率百官就食东都。耀卿大力改革漕运,从汴水入河之口起,沿河建立诸仓,节级递运;又废去洛陕间三百里之陆运,仅于三门山东西相去十八里间为陆运,提高了漕运效率,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改善了唐政府败政状况。 裴耀卿裴耀卿書 (局部) (唐·開耀元年——天寳二年681~743)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人。字焕之。歷知州、縣,有惠政。開 元(713——741) 中遷京兆尹,除黄門侍郎,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天 寳(742——5)初進尚書右僕射。謚曰文獻。善書,有真迹二十一行。刻入《戲鴻堂帖》。開元二十三年(735),製加皇子榮王以下官爵,嘗與張九齡等十三人各寫〈告身〉以進,玄宗 (李隆基) 大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