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裴子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曾祖松之、祖骃,均为著名史学家。兄黎,弟楷、绰皆有盛名,时称“四裴”。官至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曾据沈约《宋书》撰成《宋略》二十卷,沈约自叹不及。有《众僧传》、《续裴氏家传》、《方国伎图》以及文集二十卷,均佚。今存文十余篇,诗三首,载《艺文类聚》及《文苑英华》。其中《雕虫论》反对文章专尚词华,主张“劝美惩恶”、“止乎礼义”,在当时形式主义文风下,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 郦道元 殷芸 ☛ 类林 ☚ 徐秋夫 类林 ☛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字幾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少好学善属文。在齐曾任武陵王国左常侍、江夏王参军。萧景为南兖州刺史,引为录事。梁武帝天监七年(508),范缜表荐为国子博士,以格于资历,不果。寻授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吏部尚书徐勉奏以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又掌中书诏诰。大通元年(527),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晚年信奉佛教,蔬食。中大通二年(530),卒官。赠散骑常侍,谥贞子。子野精于史学。曾祖松之在宋元嘉中修宋史,未成而卒。齐武帝永明(483—493)末,沈约《宋书》行世,子野于齐末据以删节,又略有增益,为《宋略》二十卷,叙事评论多善,《史通·叙事》称其“长于叙事,无愧古人”。又有《丧服传》一卷、《续裴氏家传》二卷、《众僧传》二十卷(《续高僧传·慧皎传》作《高僧传》十卷)、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作十四卷)等,均佚。《宋略》今存《总论》、《泰始三叛论》等五篇。裴子野反对当时丽靡文风,《梁书》本传称其“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辞,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有《雕虫论》,主诗教劝美惩恶,以摈落六艺、吟咏情性为非。今存文十四篇,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三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主要事迹见《梁书》、《南史》本传。 ☚ 郑道昭 陆倕 ☛ 裴子野469—530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与兄黎、弟楷、绰并称“四裴”。始仕齐,为武陵王国左常侍、江夏王参军。入梁,初为安成王参军,兼廷尉正,因事免职。后历任诸暨令、著作郎、中书侍郎等,官至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卒谥贞。著有《众僧传》、《方国使图》、《续裴氏家传》等书,及文集二十卷,皆佚。今存《雕虫论》等文十余篇、《咏雪》等诗三首。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祖裴松之、祖裴骃,均为著名史学家。官至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原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今存文章有《雕虫论》、《宋略总论》、《移魏文》等十多篇。 ☚ 钟嵘 萧统 ☛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有《雕虫论》等文。《雕虫论》是著名的文学专论,它尖锐批评南朝由萧纲等人提倡的艳丽的文风。裴子野认为文章是“劝美惩恶”的工具,强烈地反对追求文词的美丽,把当时靡丽的文风,看作是“乱代之徵”。他的批判切中时弊,但对文学的特征似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他重儒学,轻文学,把文学创作斥为“雕虫之艺”,也反映了他的儒家传统文学观的保守性。 ☚ 文笔之分 雕虫论 ☛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裴子野少好学,善属文,初入仕为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入梁后历任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等职,后被吏部尚书徐勉推荐,任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又兼中书通事舍人掌中书诏诰。其后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死于任上。裴子野为裴松之曾孙,继承曾祖先业,撰《宋略》20卷,深得沈约赞赏。子野又曾著《雕虫论》、《喻虏檄文》等,笔力遒劲,质朴无华,颇有秦汉遗风。裴子野亦能诗,《咏雪》等诗较有情致。《隋书·经籍志》著录裴子野集14卷,已散佚。今存裴子野诗作三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 ☚ 傅昭 萧统 ☛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南朝梁辞赋家、文论家。《梁书》、《南史》有传。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少好学,善属文。初仕齐,为江夏王行参军。入梁,为诸暨令,不行刑罚,有讼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后历官著作郎、中书侍郎、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死后赠散骑常侍。为文不尚靡丽,与当时文风相乖,时遭诋毁。作《雕虫论》,强调文学创作应“彰君子之志,劝美惩恶”,反对当时“巧而不要”的文风。今存辞赋3篇:《寒夜赋》、《游华林园赋》、《卧疾赋》,均系残篇。赋文质朴无华。撰有《集注丧服》2卷,《续裴氏家传》2卷,《众僧传》20卷,《百官九品》2卷等。原有集,本传载20卷,《隋书 · 经籍志》载目14卷,已佚。 ☚ 裴宣 裴伯茂 ☛ 裴子野469—530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著名史家裴松之曾孙、裴骃孙。与兄黎、弟楷、绰皆有名,时称“四裴”。官至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曾据沈约《宋书》删撰为《宋略》二十卷,沈约自叹不及,又甚为萧琛、徐勉等推重。所作《雕虫论》较有名,抨击当时注重辞藻的形式主义文风。原有集二十卷,已佚。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字几原,齐梁之际的作家,文艺理论家。作品今存《雕虫论》《宋略总论》等。他对南朝君主的雅好文艺很为不满,称为“雕虫之艺”;对当时文坛“摈落六艺,吟咏情性”的时风,非常反感,发出了“圣人不作,雅郑谁分”的慨叹。对于宋齐以来的文风,他概括为“淫文破典,斐尔为功,无被于管弦,非止乎礼义。深心主卉木,远志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并归结为“荀卿有言:‘乱代之征,文章匿而彩’。”这段话,对齐梁文风,实际上进行了全面的否定。他自己“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辞。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在齐梁文坛上,裴子野是独树一帜的,如果说北朝与隋唐时有文章复古之论,那么,裴子野应是生于齐梁而反对齐梁、主张复古的先行者。不过,他的作品存世不多,虽然当时也曾发生过较大影响。他的反对者萧纲就曾说“比见京师文体,懦钝异常……裴氏乃良史之才,了无篇什之美……质不宜慕”。可见他在当时是发生过影响的,只是时风如彼,未能奏效。 ☚ 沈约 萧子显 ☛ 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少好学,善属文,初入仕为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入梁后历任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等职。后被吏部尚书徐勉推荐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又兼中书通事舍人,掌中书诏诰,当时符檄,多出其手。大通元年(527)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卒于任上。裴子野继曾祖裴松之先业,撰《宋略》20卷。全书已散佚,其片断散见于《建康实录》、《通典》、《通鉴》,以《文苑英华》所载《宋略·总论》较完整。此文陈述刘宋兴亡史,叙事简捷,明畅易晓。《梁书·裴子野传》称“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他的文章一般都质朴无华,有秦汉遗风。亦能诗。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吴均 周顒 ☛ 体弱文壮/文成于心 ☚ 文壮人懦 体弱文壮 ☛ 裴子野469~530Pei Ziyehistorian and man of letters of Lia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orks: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Treatise on Insect Carving,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