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裲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兩當 > 裲襠
裲襠  liǎngdāng

同“兩當”。《釋名·釋衣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王先謙疏證補:“即唐宋時之‘半背’,今俗謂之‘背心’,當背當心,亦兩當之義也。”《樂府詩集·梁鼓角横吹曲·企喻歌辭》之二:“牌子鐵裲襠,𨥛鉾鸐尾條。”又《琅琊王歌辭》:“陽春二三月,單衫繡裲襠。”

裲裆liǎngdāng

也作“两当”“两裆”。❶一种无袖的服装。长度仅至腰而不及于下,其造型为无袖,只有前后身两片,一称当胸,一称当背,肩部以带相联,遮蔽胸背。形似今之背心。军士穿的称裲裆甲。一般人穿的称裲裆衫。两汉时仅用作内衣,多施于妇女。魏晋时则不拘男女,均可穿在外面,成为一种便服。制作裲裆的材料,一般有罗、绢及织锦等,考究者则施以彩绣。其制有单、夹之别,夹者或纳以丝棉。南北朝时期,裲裆的使用更为普遍,除以织物做成者外,还有以皮革或铁片做成者。多用于武士。唐代以后,其制不衰,多用于仪卫。其具体样式略有变易。通常以彩帛为之,表面绘绣图纹,常用纹样有狮子、瑞鹰、瑞麟、瑞牛、瑞马、辟邪、白泽、犀牛等。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因以名之也。”清毕沅疏证:“《仪礼·乡射礼》:‘韦当’。注:‘直心背之衣曰当’……据此则裲裆字古作两当。”清王先谦疏证补:“案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晋无名氏《上声歌》:“裲裆与郎著,反绣持贮里。汗污莫溅泥,持许相存在。”干宝《搜神记》卷一六:“(妇鬼)形体如生人,著白练衫,丹绣裲裆。”《宋书·五行志一》:“至元康末,妇人出两裆,加乎胫(《晋纪》作交领)之上,此内出外也。”宋郭彖《睽车志》卷三:“有一妇人,青衫素裲裆,日以二钱市粥。”《宋书·孔琳之传》:“昔事故之前,军器正用铠而已,至于袍袄裲裆,必俟战阵,实在库藏,永无损毁。”《新唐书·车服志》:“平巾帻者,武官、卫官公事之服也……陪大仗,有裲裆……裲裆之制,一当胸,一当背,短袖覆膊。”
❷即兜肚。《资治通鉴·宋顺帝升明元年》:“攸之有素书十数行,常韬在裲裆角,云是明帝与己约誓。”元胡三省注:“《博雅》曰:‘裲裆谓之袹腹。’”

裲裆

裲裆

为古代一种无袖的服装。其造型为无袖,只有前后身两片,一称当胸,一称当背,因此称作“裲裆”。东汉的《释名》中有这样的记载“裲裆,其一当心,一当背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穿用裲裆则十分普遍,《晋书·舆服志》中便有:“元康末,妇人衣裲裆,加乎交领之上。”的记述,这是说当时的妇女是把裲裆穿于衣外,就象现在妇女把马甲、背心等穿于衬衫外面的样子。裲裆有夹、棉两种,这种记载见于《搜神记》。在当时妇女穿着裲裆时,也有把它的下摆束于裙子里面的,《玉台新咏·吴歌》中这样描述道“新衫绣裲裆,迮置罗裙里。”裲裆这种服装发展到宋代则被称为背心,背心又称作马甲、袙腹、坎肩等等。

☚ 抹胸   襳髾 ☛

裲裆

汉时无袖之衣。以前后两幅蔽胸背,如今之背心。妇人服裲裆,常以采色或刺绣为美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