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裘甫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裘甫起义唐懿宗时暴发浙东的农民起义。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懿宗即位不久,裘甫(即仇甫)等在浙东起义。有众百人,攻克象山,屡败官军。次年,攻下剡县(今浙江嵊县西南),开府库,赈济贫民,号召农民参加起义。发展至数千人。继在三溪(今浙江嵊县西)设伏,歼灭浙东唐军,队伍发展至三万余人,分为三十二队。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以剡县为根据地,建立政权,建元罗平,铸印曰“天平”。声势大振。乘胜攻下唐兴(今浙江天台)、上虞、余姚等县,几乎控制了全浙东地区。唐朝害怕起义军发展到江淮一带,阴截漕运,断绝其主要财源和粮源,立即起用王式为浙东观察使,率河南、淮南唐军前往镇压。大敌当前,义军内部在作战方针上发生分岐。大将刘旺主张在王式军到之前,急取越州为根据地,沿江筑垒为工事,乘舟舰进取浙西,北过长江,夺取扬州财富,再攻占石头城(今南京市)而守之。同时分兵万人由海路入福建,开辟义军后方。这既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给以唐政权沉重打击,且能扩大义军影响,推动大起义的深入发展。但裘甫没有采纳这一正确主张,却同意某些人意见,留在浙东,“据险自守,陆耕海鱼,急则逃入海岛”,丧失了主动发展的机会,陷入被动。义军分三路抵抗王式军三月之久。后裘甫在剡县被围。起义军英勇奋战,三日中激战八十三次,城中妇女也编为女军。终因寡难敌众,遭到失败。裘甫被俘牺牲。这次起义历时半年,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裘甫起义唐宣宗、懿宗时浙东农民起义。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裘甫在浙东起义,克象山。次年攻下剡县(今浙江嵊县西南),设伏三溪(今嵊县西),歼浙东唐军,众至3万人,分为32队。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年号罗平,乘胜攻取唐兴(今浙江天台)、上虞、余姚等县。唐派王式率军镇压,义军分路顽强抵抗达3个月。后在剡县被围,3日中激战83次,终归失败,裘甫被俘牺牲。这次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裘甫起义唐代懿宗时暴发浙东的农民起义。大中十三年(859年),懿宗即位不久,裘甫等人在浙东起义。有众百人,攻克象山,屡败官军。次年,攻下剡县(今浙江嵊县西南),开府库,赈济贫民,号召农民参加起义。队伍发展至数千人。继在三溪(今浙江嵊县西)设伏,歼灭浙东唐军,队伍发展至3万余人,分为32队,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以剡县为根据地,建立政权,声势大振。并乘胜攻下唐兴(今浙江天台)、上虞、余姚等县,几乎控制了全浙东地区。唐廷害怕起义军发展到江淮一带,立即起用王式为浙东观察使,率河南、淮南唐军前往镇压。大敌当前,义军内部在作战方针上发生分岐,陷入被动。义军分3路抵抗王式军3个月之久。后裘甫在剡县被围。起义军英勇奋战,3日中激战83次,城中妇女也编为女军。终因寡不敌众,遭到失败。裘甫被俘牺牲。这次起义历时半年,虽以失败告终,却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