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裈读音k·un(-),为u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古浑切,平,魂韵。 上一条: 㡓 下一条: 褌 ![]() ![]() ![]() 裈褌kūn古代指有裤裆的裤子(区别于无裆的套裤)。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芾裳裙袴 > 褌 褌 kūn 亦作“㡓”、“裩”。有襠的貼身内褲。上古褲爲脛衣而無襠,褌乃形似有襠之短裳,後漸發展,褲形成膝褲系列,褌形成褲衩系列。《急就篇》卷二:“襜褕、袷、複、褶、袴、褌。”顔師古注:“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說文·巾部》:“㡓,幒也,從巾軍聲。褌,㡓或从衣。”段玉裁注:“《釋名》:‘褌,貫也。貫兩腳上繫腰中也。’按今之套褲,古之絝也。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㡓。”《廣韻》:“㡓,褻衣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身自著犢鼻㡓,與保庸雜作。”《北史·斛律光傳》:“光嘗謂人曰,今軍人皆無褌袴。”《南史·周弘正傳》:“藏法師於陞善寺講說,門徒數百。弘正年少未知名,著紅褌錦絞髻踞門而聽,衆人蔑之。既而乘間進難,舉座盡傾。”宋·高承《事物紀原·褌》:“《實録》曰:西戎以皮爲之,夏后氏以來用絹,長至於膝;漢晉名犢鼻,北齊則與袴長短相似,而省犢鼻之名。” 裈*kunD154 裤子 裤子裤(男~;毛~;褌裤;裩裤;棉~;套~;球~) 袴(袴子;裩袴) 绔下身 ☚ 裤子 裤的各部 ☛ 裈kūn也作“ 裈 裈裈为古代一种有裆的短裤,也称为“绲”,男女都能穿用。这种短裤通常穿在袍、裙的里面,由于是属于内衣,面料都不太考究,《礼记·内则》中说:“衣不帛襦裈。”意思是不能用丝绸等高档的面料来制作内衣。五代的马缟所著《中华古今注》中记载:“裩,三代不见所述。周文王所制,裈长至膝。”裩,即“裈”,可见短裤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唐代颜师左注释说:“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当时还有一种短裤,形如牛鼻,被称为“犊鼻裈”,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司马相如传》中就对这种短裤有所论述:“相如自身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 ☚ 大挽袖 缠腿裤 ☛ 裈 裈有裆裤。刘熙《释名·释衣服》: “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要(腰)中也。”颜师古注《急就篇》: “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 ☚ 袴 褐 ☛ 裈 裈kūn古代贴身穿的合裆裤,即后世所谓“满裆裤”。又作裩、绲、㡓。有裆, 与无裆的“袴”不同。《说文》: “㡓, (sōng) 也。 㡓或从衣。”段玉裁曰:“自其浑合近身言曰㡓, 自其两褥 (裤管)孔穴言曰。”《释名·释衣服》: “裈,贯也, 贯两脚, 上系要(腰)中也。”汉代有所谓的“犊鼻裈”,相当于今天的短裤。《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佣保杂作”。宋元时期男子游泳或戏水时穿的短裤则称水裩儿。 ☚ 裤 满裆裤 ☛ 裈 裈古代有裆的裤子。 ☚ 赭衣 犊鼻裈 ☛ 裈(褌)kūn(古时称裤子) trousers 裈(褌)kūn11画 衣部 〈书〉 有裆的裤子(区别于无裆的套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