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装甲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装甲兵zhuāng jiǎ bīng

以坦克、装甲输送车为基本装备的兵种。也称这一兵种的士兵。也称坦克兵。1947年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第一年作战,敌人以二百四十八个正规旅中的二百十八个旅一百六十多万人,近百万的特种兵(海军、空军、炮兵、工兵、装甲兵),以及伪军、交通警察部队、保安部队等,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1951年朱德《技术在装甲兵建设中的决定作用》:“装甲兵是我军的新兵种,它的主要装备是坦克。”

装甲兵

又称“坦克兵”。陆军中以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的战斗兵种。具有快速机动能力、强大的火力和较好的防护力,可以减轻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袭击的损害,能迅速利用常规火力突击和核突击的效果,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包括统帅部和军区的独立装甲兵部队和军以上的队属装甲兵部队。通常以坦克部队、装甲兵部队为主体,还有炮兵、反坦克导弹、防空、防化、工程及其他保障部队。在协同作战中,可在其他军、兵种协同下或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也可配属步兵作战。

装甲兵

又称“坦克兵”。陆军中以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的战斗兵种。快速机动性和突击力较强,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现代战争中,可配属步兵作战,也可在其他军兵种协同下独立作战。

装甲兵

亦称“坦克兵”。陆军中以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的战斗兵种。由坦克(装甲)集团军、师、旅、团、营等组成。按隶属关系分为队属装甲兵和预备装甲兵。在编成上,以坦克部队为主体,还编有装甲步兵、炮兵、反坦克导弹、防空、防化、工程及其他勤务保障部队(分队)。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中也编有坦克部队(分队)。装甲兵具有快速的机动力、强大的火力和较好的装甲防护力,可以减轻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袭击的损伤,并能迅速利用常规火力和核武器的突击效果。在合同作战中,可在其他军种、兵种协同下或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也可配属步兵作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装甲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1923年,英国建立皇家坦克兵。1935~1938年,德、苏、法等国分别组建了装甲师、坦克军和轻型机械化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5年12月成立了东北坦克大队,1946年8月和1947年3月,相继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坦克队和华东军区坦克队。1949年,在东北和华东各组建了一个战车师(后改称坦克师)。195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正式成立,60年代起开始装备国产各型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装甲兵有了很大发展,一些国家陆军中的坦克营约占战斗营总数的1/3~1/2。 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在坦克(装甲)师内增编了装甲步兵、自行炮兵、工程兵和直升机分队。在坦克营内增编了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自行迫击炮、工兵等分队,从而加强了反坦克火力、防空火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装甲兵

装甲兵zhuangjiabingarmoured corps

陆军中以坦克为基本装备的战斗兵种,亦称坦克兵,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
装甲兵具有快速的机动力,强大的火力和较好的装甲防护力,可以减轻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袭击的损害,并能迅速利用常规火力突击和核突击的效果。装甲兵通常按坦克师、旅、团、营、连、排、单车序列编制,在编成上,一般以坦克兵为主体,还编有一定数量的装甲步兵、炮兵、反坦克导弹、防空、工兵防化及技术、后勤保障部(分)队。在合同作战中,既可配属步兵战斗,也能独立执行作战任务。通常用于机动作战,并主要用于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诞生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利用缴获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于1945年12月建立了第一支坦克部队。1949年10月,装甲兵部队已有2个战车师和1个坦克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9月成立了装甲兵领导机关,整编和新建一批坦克师、团,随着国产坦克生产和装备部队,装甲兵部队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建制单位增加,建制单位建制内的坦克数量也数次增加,以后又不断为部队更新战斗车辆,完善配套装备,调整兵种比例,补充新的技术装备,使装甲兵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同步机动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均大有提高,在作战中,与其他兵种密切协同,充分发挥了突击作用,为夺取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于装甲兵具有强大的火力,快速机动力和装甲防护力,能迅速利用核突击效果,装甲兵被视为衡量陆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国家重视装甲兵建设,不断增加装甲兵数量,调整编制体制,使其编组更为合成化,不断改进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其火力、机动力和战场生存力,以增强突击力,适应现代作战的要求。

☚ 炮兵   防化兵 ☛

装甲兵

armoured corp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