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被告人最后陈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被告人最后陈述

❶刑事诉讼中法庭审判的一个独立阶段。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评议和宣判之前,被告人就有关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发表意见和提出要求的程序。对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时间,一般不应加以限制。如果陈述的内容重复或与本案无关,或者陈述内容是蔑视法庭、公诉人或涉及国家秘密及个人隐私的,审判长应当制止。如果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实、证据,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恢复法庭辩论。
❷法律赋予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赋予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权利,使被告人在经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后,有为自己充分辩解的机会,有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合议庭进一步听取被告人的意见和要求,对于作出正确判决,防止发生错判,具有重要意义。


被告人最后陈述

法庭审判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所作的陈述。法庭审判的必经阶段。被告人作最后陈述,是法律赋予被告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并让他充分地陈述,只要不超过本案范围,不应限制其发言时间或打断其发言。如果陈述的内容重复或与本案无关,或者涉及国家机密等,审判长应当制止。如果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新的事实或新的证据,法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者恢复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或者宣告延期审理。

被告人最后陈述

在法庭审理中,被告人在法庭辨论终结后进行陈述的诉讼活动。

被告人最后陈述

被告人最后陈述

亦称受审人在庭审中的最后发言。刑事被告人在法庭审判长宣布辩论结束后,对控诉表明自己的最后态度并提出最后要求的诉讼行为。在许多国家,这是庭审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在我国刑事审判中,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第二审开庭审判,被告人在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终结后,有权作最后陈述,表明对指控事实的态度、要求等。

☚ 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追诉主义 ☛
00003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