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袪qū

❶袖口。張衡《思玄賦》:“文斷袪而忌伯兮,閹謁賊而寧后。”
❷撩起,舉起。《後漢書》班固《西都賦》:“袪黼帷,鏡清流。”注:“高誘注《淮南子》曰:“袪,舉也。”傅毅《舞賦》:“黼帳袪而結組兮,鋪首炳以焜煌。”

{}5190见「袪摸」

(1次) 袖口。左~挂于榑桑《哀》

袪qū

袖口,泛指衣袖。《说文 · 衣部》:“袪,衣袂也。”《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毛传:“袪,袂也。”袂即衣袖。《哀时命》:“左袪挂于榑桑。”

❶袖口也。《儀禮·喪服》: “袪尺二寸。” 鄭玄注: “袪,袖口也。” 《禮記·檀弓上》: “鹿裘,衡長袪。” 鄭玄注: “袪,謂褒緣袂口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袪,起魚反,一音丘據反。”
❷要 (腰)中之數也。《禮記·玉藻》: “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袪。” 鄭玄注: “袪者,謂要中之數也。袪尺二寸,圍之爲二尺四寸三之七尺二寸。” 陸德明《經典釋文》: “袪,起魚反。”
❸袂也。《春秋傳服氏注五》:“披斬其袪。” 注: “袪,袂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袪
袪  qū

袖口。《詩·鄭風·遵大路》:“遵大路兮,摻執子之袪兮。”《説文·衣部》:“袪,衣袂也。”段玉裁注:“蓋袂上下徑二尺二寸,至袪則上下徑尺二寸,其義當分别也。”引申指衣袖。《國語·晉語四》:“爾射予於屏内,困予於蒲城,斬予衣袪。”《史記·晉世家》:“宦者追斬其衣袪。”參見本類“袖”、“袂”。

袪qū

❶ 衣袖。也指袖口。《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兮。”(掺shǎn:握持。)《左传·僖公五年》:“逾垣而走,披斩其~。”(披:人名。)
❷ 撩起。《吕氏春秋·知分》:“次非攘臂~衣,拔宝剑。”
❸ 通“祛”。除去。蔡邕《郭有道碑文》:“童蒙赖焉,用~其蔽。”

袖子

袖子

袖(袖筒;袖管;衣袖;衫袖) 袂(衣袂;联~而往;张~成荫) 襼袣 袿 衽 褎 衣袪 衫
袖的美称:玉袂
衣襟衣袖:襟袖 襟袂 袂裾
袖的边缘:袪(袪口;袖袪) 褾 袖口 袖头 袖端
通常戴时松垂于另外一只衣袖外面的袖子:褠 袖套 套袖 臂衣 臂韝
袍的袖:袍袖
白色的袖:皓袖
洁白的袖:玉袖
宽大的袖:移袂 广袖
长的袖:长袖 长袂 通袖
舞女的长袖:宫袖
飘动的袖子:风袖
轻柔飘拂的衣袖:雾袖
传统戏衣袖端所缀的白绸:水袖

另见:舞衣 舞蹈

☚ 衣襟   衣带 ☛

举起

举起

举(~手;上举;伸举;挺~) 擎(~起) 打(~伞;~旗) 抬(~举;~揲) 扬(~手;~鞭) 挢(~首) 抗 挺(~脚) 揵 拯襄 骧 翘(~首) 称 袪 掀
抬起,举起:悬(~腕)
举起手臂:举手(~通过)
 举起手袖:扬袂
高高举起:揭 矫 高扬 高擎 高骞 高举(~红旗) 摽举
 高举的样子:开揭
用力举起:抗力
 有力地举起:奋起
(双手托物使之向上:举起)

另见:端着 伸出 挥动

☚ 举起   举物 ☛

袪qū

❶衣袖。《诗经·郑风·遵大路》:“掺执子之袪兮。”汉毛亨传:“袪,袂也。”《广韵·鱼韵》:“袪,袖也。”《左传·僖公五年》:“(晋文公)逾垣而走,(寺人)披斩其袪。”《列子·周穆王》:“王执化人之袪,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晋张湛注:“袪,衣袖也。”宋晁载之《续谈助》卷一:“周公以玉笏与之,岐常宝执,以衣袪拭拂。”
❷专指袖口。《诗经·唐风·羔裘》:“羔裘豹袪。”唐孔颖达疏:“袂是衣袖之大名,袪是袖头小名,其通皆为袂。”《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汉郑玄注:“袪,谓袖缘袂口也。”《说文解字·衣部》:“袪,衣袂也。”清段玉裁注:“盖袂上下径二尺二寸,至袪则上下径尺二寸,其义当分别也。”

袪(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袪qū

[书] Ⅰ (袖口) cuff of a sleeve Ⅱ  ❶ (撩起) lift up
❷ (摆脱; 去掉) drive off
❸ (分开) separate

衣袖,袖口。《高唐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毛传:“袪,袂也。”

袪qū

10画 衣部 〈书〉袖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