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袁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袁绍?—202

东汉末封建割据者。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高祖、曾祖、祖父、父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门生旧吏遍天下,势力极盛。绍能折节下士,所交皆名士,但外似宽雅,而内多忌害。初为大将军掾、侍御史,后任司隶校尉。何进与董卓谋诛宦官,卓未至而进反被宦官所杀害,绍乃尽杀宦官。卓至京专政,欲废献帝,绍逃奔冀州(今河南中南部)号召反卓。卓为笼络绍,拜为渤海太守,绍遂以渤海起兵,谋得冀州,继占青州(今山东东北部)、幽州(今河北北部)、并州(今山西),在割据军阀中,兵力最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率十万之众,以数倍之兵力伐曹操,先丧大将颜良、文丑。两军相拒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被操偷袭乌巢,焚毁军粮,部将高览、张郃等降操,全军溃败,后二年因病且忧死。死后,长子谭与次子尚互争,曹操乘机灭谭,尚败走辽东,被公孙康诱杀。

袁绍

 袁绍东汉末军阀。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名门大族,自曾祖父起4代有5人位居三公。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董卓专权,袁绍与董卓政见不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渤海太守。190年,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讨伐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声势颇大。董卓畏惧,协汉献帝西入关中,不久被部将吕布所杀。官渡之战前,中原10年混战,袁绍一直走上坡路,他在河北发展,没有敌手。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所领渤海郡属冀州管辖。袁绍用计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191年,袁绍在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第二年,又在龙凑大败公孙瓒。194年,袁绍进攻黑山起义军,杀数万人。199年,袁绍消灭幽州公孙瓒。这是袁绍军事斗争取得的最大胜利。至此,袁绍已占据黄河下游4州之地,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豪强为其社会支柱,恣意兼并;下民则贫困痛苦,倾家不足交纳租赋。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动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进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轻骑以骚扰曹军,这样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速战速决。袁绍采纳后者意见。200年,袁绍发布讨曹檄文,率10万大军、战马万匹,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袁绍兵力虽数倍于曹操,由于丧失民心,主将骄侈,又“有才而不能用”,故被曹操偷袭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火烧全军粮草,主力7万多人被消灭,只与长子袁谭带800多骑败回河北。两年后病死。诸子也败灭,所据之地尽被曹操占领。

袁绍 - 三国谋略典故 - 可可诗词网

袁绍

袁绍驻兵黎阳,准备渡江南下。这时程昱率七百士兵守卫鄄城,曹操收到袁军南渡的消息后,派人转告程昱,准备给他增加两千士兵。程昱不肯接受,禀告曹操说:“袁绍拥兵十万,自以为所向无敌。如今看到我兵少,必定不会轻易进攻。如果增加我的兵力,袁军经过时就必然要进攻了,而袁军一攻打就一定会被攻破,白白地损伤双方兵势,希望你不要顾虑。”曹操听从了他的话。袁绍听到程昱兵少,果然不去进攻。曹操对贾诩说:“程昱的胆量,已经超过了古代著名勇士孟贲、夏育。”

袁绍?—202

东汉末割据者。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袁术兄。初为侍御使,后升中军校尉、司隶校尉等。灵帝死,与外戚何进谋诛宦官。事泄,进被杀,他尽杀宦官。董卓专权,他被迫逃往冀州(今河北中南部),以其家族声势号召讨卓,并被推为盟主。初平元年(190年),率关东联军攻洛阳,未克。卓挟献帝入长安,他据冀、青(今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四州,其三子一甥各领一州,为当时较大的割据势力。初平四年(193年),率军攻农民起义军黑山军根据地鹿肠山(今河南浚县西南),杀人数万。后遭黑山军张燕部和屠各、乌桓等少数民族起义军联合抗击而罢兵。建安三年(198年),围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城破,公孙瓒自杀。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大战中,为曹操所败。不久病死。

袁绍?—202

东汉末割据群雄之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门阀贵族。助何进谋诛宦官,何因事泄被杀,他尽诛宦官。董卓进京专政,他逃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号召讨卓。后在军阀混战中占据冀、青(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四州,拥精兵数十万,势力强大。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不久病死。

袁绍?~202

东汉末年割据者。字本初,汝南汝阳(今属河南)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灵帝时,官至司隶校尉。灵帝死,与何进召董卓诛宦官,卓未至而事泄,何进被杀,他率兵尽杀宦官。卓专朝政,议废立,他不从,逃奔冀州,号召起兵讨卓。卓挟献帝走长安,他据有冀、青、幽、并(今山西、河北、山东北部)四州,成为当时北方地广兵多的最大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战中被曹操大败,不久忧病而死。

袁绍?—202

东汉末臣。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少为议郎,累迁侍御史、中军校尉,司棣校尉,封邟乡侯。其与何进谋召董卓军共诛宦官,卓未至而事泄,乃发兵尽杀之。卓议废立,不从。起兵讨卓。后据河北,与曹操战于官渡,大败。建安七年 (202),疾发身亡。

袁绍?—202

东汉末割据者。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好结交。灵帝时,为司隶校尉。灵帝死,与何进召董卓诛宦官,卓未至而事泄,进被杀, 他尽杀宦官。董卓专权,议废立,他不从,逃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号召起兵讨卓。卓挟献帝入长安,他据有冀、青(今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四州,为当时地广兵多的割据势力,使三子一甥各领一州。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为曹操所大败,不久病死。其子袁谭、袁尚互相攻击,先后为曹操所灭。

袁绍?—202

字本初,出身于“四世五公”大官僚世族家庭,东汉末汝南汝阳(河南商水西南)人。起家大将军掾,迁司隶校尉。与何进谋召董卓诛宦官,事泄,进被杀,他与弟术等尽诛宦官。卓至京师,废立皇帝,专擅朝政,他逃奔冀州(河北中南部)起兵讨卓,为关东州郡牧守推举为关东军盟主。在军阀混战中兼并韩馥和公孙瓒等,据有冀、青(山东东北部)、并(山西)、幽(河北北部)四州,系汉末实力最大之割据势力。为政好施小惠,不识大体;嫉贤妒能,用人唯亲;多谋少断,刚愎自用;放纵下属,侵凌贫弱。建安五年(200)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全歼其主力,不久病死。其子袁谭、袁尚及外甥高斡互相攻杀,为曹操各个击破,尽占其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