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袁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袁盎?—前148

西汉前期大臣。即爱盎。字丝。本楚人,汉初随父迁居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吕后当国时为吕禄舍人。文帝即位,被其兄哙保任为郎中。曾救周勃之难。又建议削夺淮南王封地,未被采纳。后任齐相、吴相,曾劝说吴王不要反叛。吴王起事前告归长安。因素与御史大夫晁错不和,被错告发,降为庶人。吴、楚七国之乱爆发,错以其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准备予以严惩。他闻讯甚恐,通过大将军窦婴面见景帝,建议“急斩晁错以谢吴”,促吴罢兵。景帝即杀晁错,命他持错头往说吴王。吴王囚而欲杀之,因得旧属相救,始得脱归。吴、楚之乱后任楚相,未久病免家居。后梁孝王怨他谏阻景帝立己为嗣,使人将其刺杀于安陆门外。

袁盎yuán àng

〖名词〗
袁盎(?—前148)。即爰盎。西汉大臣。字丝,楚人,后徙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后以事为梁孝王所怨,被刺死(2)。《晁错论》: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在这种形势下,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未必就能免遭横祸。《晁错论》: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按情理而论,景帝本来已经为这件事感到为难了,可是又难于反对他的建议,因此袁盎的坏话,得以在他们君臣之间顺利进行。

袁盎?—前148

即“爰盎”,西汉大臣。字丝,楚人,后徙居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文帝时为十郎将,以好直谏,名重于朝。后历任齐相、吴相,因与御史大夫晁错有矛盾,被晁错告以受吴王财物,降为庶人。吴楚七国之乱,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他借此劝景帝斩晁错以谢吴楚。后为楚相,病免家居。因曾劝景帝不立弟梁孝王为太子,为梁孝王所恨,被刺死。

袁盎

袁盎?~前148yuan ’ang

亦称爰盎,字丝。楚人,迁徙安陵(今渭城区正阳镇附近)。西汉大臣。历任中郎将、西都尉、吴相、楚相。前157年文帝死,景帝继位,御史大夫晁错告发其“多受吴王金钱,专藏匿,言(吴王)不反”,被降为庶人。景帝前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等起兵叛乱,晁错欲治袁盎之罪。袁盎得悉后与窦婴朝见景帝,奏陈晁错之罪和平叛之策。景帝听信其言,“杀晁错以谢七国”,并任命袁盎为太常平定叛乱。叛乱平定后,景帝封之为楚相。袁盎托病居家,但景帝常请其入宫议事。景帝中元二年(前148)以事得罪梁孝王,被刺身亡。

☚ 袁秀成   耿国 ☛
袁盎

袁盎?~前148

即爰盎。西汉大臣。字丝,楚人。徙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曾为吕禄舍人。文帝时,以兄任为郎中。尝为帝论绛侯非社稷之臣,及绛侯下狱,唯他敢言其无罪,卒使获释。迁为中郎将。时淮南王迁蜀,他谏阻不被采纳。后果如其言,王死于道,文帝辍食甚哀,他又劝之令解,由此名重朝廷。以数直谏, 不得久居朝中,外任陇西都尉、齐相、吴相等职。他素不好晁错。景帝时,错借御史大夫职权判他受吴王财物之罪, 诏赦为庶人。吴楚反后,他因窦婴而见景帝,请诛晁错以谢吴、楚,并被任为泰常出使吴。及吴、楚之乱平定,他任为楚相,后病免家居,与闾里浮湛,相随行斗鸡走狗。因结怨于梁王,被所派刺客杀于安陵郭门外。

☚ 贾谊   晁错 ☛

袁盎?—前148

即爰盎。西汉臣。字丝,楚人。后徙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历任齐相、吴相。其本为“游侠”,以“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为御史大夫晁错所告发,降为庶人。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其藉此向景帝建议诛杀错。后以事为梁孝王所怨,被刺身亡。

袁盎?—前148

即爱盎。西汉大臣。字丝。楚人。后徒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历任齐相、吴相。他本为“游侠”, 因受吴王金钱,被御史大夫晁错告发, 贬为庶人。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他借此向景帝建议诛杀晁错。后因事为梁孝王所怨,被刺死。

袁盎?—前148

即爰盎,字丝。西汉楚地人,后徙安陵(陕西咸阳东北)。曾任陇西都尉、齐相、吴相。受吴王刘濞财物,隐匿其罪不报,被御史大夫晁错案治,免官为庶人。吴楚等七国起兵反叛时,他借此报怨,建议景帝斩晁错、请吴楚罢兵。后任太常,因得罪梁孝王,被刺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