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袁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袁枚1716—1798清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为总督尹继善所赏识。后托故辞官侨居江宁,于小仓山建筑林园,号随园,日以文词诗歌自娱,终未复仕。论诗主张抒写性灵,创“性灵说”,颇有名声。对儒家诗教表示不满。部分诗篇对汉儒及程朱理学有所抨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但多数作品只不过抒发其闲情逸致而已。又善文,所作书信颇具特色。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三年顺天举人,四年进士,入翰林散馆。因满文成绩考试不佳,出为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俱有政绩。三十三岁辞官,筑室江宁小仓山下,曰随园,优游其中凡五十年。自号仓山居士,晚号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少负才名,善诗文,亦工骈体。论诗倡“性灵”说,主张抒写性情,对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俱表不满。所作清新灵巧,意境明晰,但缺乏现实社会内容,多纪行之作或写家居生活,失于浮滑。七律最胜,绝句亦较精致。《祭妹文》是其散文名作,感情洋溢。与赵翼、蒋士铨齐名,号称三大家。有《小仓山房文集、诗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 曹雪芹 卢文弨 ☛ 袁枚 袁枚袁枚(1716—1798) 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少负才名,年轻得志,24岁即中进士,入翰林,曾出为溧水、江宁等县令。为人通脱佚荡,率性放达,任运随缘,有林泉之心,33岁即解珮告归,于江宁(今南京)小仓山下筑“随园”。放情于声色,玩味于诗文,往来于宾客,与赵翼、蒋士铨同为乾隆三大家,与纪昀并称南袁北纪,过着论文赋诗,优游自在的生活达半个世纪。其诗论与王士禛 “神韵”相对,主张“性灵”,提倡抒写性情,“不学古人,法无一可”,以为 “有定无定,到恰好处”即妙。其诗多 “夕阳芳草寻常物”,并喜佛道清幽明空之境,以才运情,使笔如舌。所著《随园诗话》、《子不语》 等颇有影响。 ☚ 赠勖宗上人 题金正希先生画达摩图 ☛ 袁枚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称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家贫。刻苦为学,十二岁为诸生,二十一岁至广西巡抚幕府省其叔父,巡抚金鉷见而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受到金赞赏。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诏举博学鸿词,金荐枚应试。被荐二百馀人中,枚最少,虽报罢,但因之名满四方,乾隆三年,中举。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知县,分发江南。初为溧水知县,调江浦、沭阳,再调江宁。枚有吏才,敏捷干练,颇受两江总督尹继善赏识。乾隆十四年,以病乞休,三年后再出,发陕西以知县用,因上万言书于陕甘总督黄廷桂,不之省,寻丁父艰归,遂请归养母,卜筑于江宁小仓山,号随园。此后四十馀年不复出仕。性好游,“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自称一生“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所好轩记》),可见其坦率性格。其论诗,倡“性灵说”,主张诗要写“真性情”,并且是富于情趣、体现了机敏与机智的真性情。著《随园诗话》、《续诗品》以宣扬其论诗主张。枚诗多以个人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为内容,如描写亲人、师友间的深厚情谊,夫妻间的爱情生活,漫游名山大川、探幽览胜所产生的激情等等。如:“江南江北路迢迢,同是门前水一条。一日两家流得到,如何人不似春潮。”(《寄鱼门》)在许多写景咏物诗中,往往别有会心,如:“华清宫外水如汤,洗过行人流出墙。一样温存款寒士,不知世上有炎凉。”(《温泉》)诗中也有一些揭露社会弊病、描写官场黑暗和对处于天灾人祸中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作品,如《府中趋》、《陇西将军》、《南漕叹》、《征漕叹》、《苦灾行》等。其作品大多浅易通俗,具有反传统精神,为一些卫道士所不满。其诗佳者,清新灵巧、情韵悠然;其劣者浮滑流易,鄙俚庸俗。亦工文,骈散皆佳,惟谀墓之作太多,为人所讥议。亦擅著小说,文笔颇生动。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三十五卷、《外集》八卷、《诗集》三十七卷、《补遗》二卷、《尺牍》十卷、《随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随园随笔》二十八卷、《新齐谐》(即《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十卷等。《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姚鼐为撰墓志铭。 ☚ 贺双卿 邵齐焘 ☛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别署随园老人、钱塘苏小是乡亲。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性灵说”的倡导者。与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乾隆四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出知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四十岁辞官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园林,号随园,以诗书自娱。世称随园先生。有《小仓山房集》二十四卷、续集十一卷、外集八卷,《随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子不语》等。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曾任溧水、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中年后即解官江宁小仓山下随园,号随园老人,从事诗文著述,有《小仓山房诗文集》,诗论有《随园诗话》。 ☚ 蒋骥 林云铭 ☛ 袁枚 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中进士后,做过几任知县,卅三岁辞官,筑“随园”于南京小仓山,过着诗酒悠游的生活。论诗主“性灵说”,其诗多新巧之作,又工骈文、散文。有《小仓山房诗集》、 《随园诗话》、 《子不语》等著作。 袁枚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文学家、诗人。自幼聪颖。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进士。历任江南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知县。为官清正,不畏权势,有政绩。乾隆十三年辞官,寓居江宁,筑随园隐居其中,世称随园先生。论诗主“性灵说”,提倡不拘一格,抒写性灵,表达真性情、真感情,反对模拟唐、宋。强调作诗不可以无“我”,追求个性自由,具有反封建束缚的进步思想。与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其诗明白晓畅,空灵新巧,具有独特风格,艺术造诣较高。但内容多描写个人的性情遭际,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散文亦有不少名篇。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传世。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曾为江宁知县,后弃官不仕,卜筑于江宁小仓山,号随园。著述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袁枚 袁枚1716—1798清代辞赋家、文学理论家。《清史稿》、《清史列传》等有传,字子才,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40)进士,选庶吉士。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后辞官不仕,卜居江宁小仓山,号随园,写作交游其中。诗文著述甚丰,作品清新活泼、自然流畅。其《小仓山房文集》,收录《秋兰赋》、《笑赋》、《青山招主人赋》、《坐观垂钓赋》、《山问》等赋作,一如其诗文风格。又有《随园诗话》,论诗主张抒写性灵,与王士祯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相辩难。论文骈散兼顾,反对桐城派的主张。著有《随园集》。 ☚ 秦绶章 袁袠 ☛ 袁枚【同义】总目录 袁枚随园 袁枚 袁枚1716—178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因居于江宁(今南京市)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知县。为官期间,廉洁正派,不畏权势,有政绩。乾隆十三年(1748)乞养归山,绝迹仕途,侨居江宁,专事著述,广交文士,成为乾嘉年间文苑诗坛的泰斗。 ☚ 朱彝尊 张惠言 ☛ 袁枚 150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地知县,中年辞官,定居江宁,专事著述。诗、文、小说、骈文诸体兼长,尤以诗歌、诗论成就最高。诗作与蒋士铨、赵翼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创新,对封建正统文论有一定冲击。著有诗文集《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含《补遗》),文言小说《子不语》(又名《新齐谐》)等。今人均有点校本。 ☚ 曹雪芹 纪昀 ☛ 袁枚 302 袁枚1716 —1797号随园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品味家。浙江杭州人,曾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随园食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的烹调技术和南北各地菜点的制作方法。是历代各种烹饪古籍中最为完整的烹饪专著。1979年日本岩波书店将该书译成日文出版。法国和美国有关大学也予翻译出版。 ☚ 萧美人 王小余 ☛ 袁枚 袁枚1716—1797Yuan Mei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为庶吉士。乾隆七年,外放江南地区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借口患病,辞官归江宁(今属江苏南京市),筑园于小仓山北巅,从此一直闲居于随园,有时也出外旅游。 ☚ 全祖望 蒋士铨 ☛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 (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 (1748年),借口患病,辞官归江宁(今属江苏省南京市),筑园于小仓山北巅,从此一直闲居于随园,有时也出外旅游,漫度诗酒优游的名士生涯达五十年。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主“性灵”,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 《随园诗话》 卷五)。其诗清新活泼,流转自如,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地表现出来。如写景之作《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沙沟》,都给人以清新生动之感。另外他也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社会的诗歌,如《苦灾行》、《征粮叹》等。袁枚的散文别具一格,有的作品思想新颖,能够突破传统观念束缚; 有的作品能够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叙事抒情,真挚自然,如 《答定宇第二书》、《虞东先生文集序》、《清说》、《书麻城狱》、《祭妹文》、《书鲁亮侪》等,都是优秀的代表作。著有《小仓山房集》八十卷、《随园诗话》 十六卷及补遗十卷、《子不语》 二十四卷及续编十卷等。 ☚ 岭南三家 姚鼐 ☛ 袁枚 袁枚1716—1797Yuanmei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知县等职,有政声。后辞官,在江宁小仓山隋氏废园筑室定居,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事诗文著述以终。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是这一时期主要的诗论家之一, 他在宋代杨万里和明代公安派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力主性灵说。他认为诗歌是性灵的表现,应该表现真性情,并说:“性情以外本无诗。”(《寄怀钱玙沙方伯予告归里》)“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作诗“不徇人,不欺己,不受古欺,不为习囿。”(《答施兰坨论诗书》)他认为诗歌只有工拙之分,而不能以古今定优劣。他的诗歌理论对当时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诗风起了很大的冲击作用。他活跃于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基本上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形成了独特的诗风。其诗作只有少量触及到现实生活,如《苦灾行》、《征粮叹》等,绝大部分是表现自己的情趣和见识,抒写自己生活遭际中的真实感受,充满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故前人批评其诗有“轻薄浮荡习气”。其诗在艺术上不拘一格,技巧熟练,语言流畅,有意追求自然真率、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旅游写景诗和怀古咏史诗最为杰出,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沙沟》、《秦中杂感八首》、《马嵬》等均为名作。当然,也有少量作品流于庸浅浮滑,格调不高。袁枚亦善文。他认为作文不应受“道统”限制,认为骈文、古文,各有所用。他的骈文和散文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虽被当时桐城派所讥, 但确实能别树一帜。《祭妹文》、《黄生借书说》等均为名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传世。 ☚ 王士祯 陈维崧 ☛ 袁枚清诗人、文学批评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认为美在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文”,是超功利的。主张“性灵”说。认为诗的美在于表现人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小不语》等。参见“文学”中的“袁枚”。 袁枚清诗人,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入翰林,曾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县令。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以诗名闻当世,创作讲求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儒家的正统“诗教”和拟古的格调论。诗多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部分作品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抨击,亦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诗风清新,明白晓畅。其文兼工骈散,以情趣胜,书信尤具特色。有《小仓山房集》二十四卷、续集十一卷、外集八卷、《随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及《随园随笔》、《子不语》(又名《新齐谐》)等。参见“美学”中的“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1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士。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在小仓山隋氏废园中修建园林定居,人称随园先生,从此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人士。对于写诗,他主张抒写性情,创立了性灵说。他活跃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一定成就,也有少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苦灾行》、《征粮叹》等。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所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 郑燮 蒋士铨 ☛ 小仓山房诗文集/袁太史时文/随园文钞/小仓山房文录/袁文笺正/袁文笺正补正/袁文合笺/音注小仓山房尺牍 ☚ 空山堂文集 小仓山房诗文集 ☛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人)。散文创作主要见于《小仓山房文集》。袁枚以诗论出名,其实文论也颇具特色。袁枚论诗重性灵,论文则重有本。他在《答平瑶海书》中说:“枚读书六十年,知人论世,常谓韩、柳、欧、苏其初心俱非托空文以自见者。惟其有所余于文之外,故能有所立于文之中。”所谓“余于文之外”的,就是文章之本,只是没有明确地将它与“明道”“致用”等用起来。关于骈、散之间的关系,袁枚提出了同源而异流的见解。他认为“六经滥觞”,古代文章本无骈、散之分,然而散行中又孕育着骈偶的因素。后来,骈、散分流,各有功用,应该并行而不悖。他一面肯定“骈体者,修辞之尤工也”(《胡稚威骈体文序》),一面推崇韩愈等人在散文语言艺术上的创造。袁枚在《与程蕺园书》中还指出,散文创作“一误于南宋之理学,再误于前明之时文,三误于本朝之考据。”他认为“理学”“时文”“考据”或“下笔多滞”,或以“门面语为真谛”,或“繁冗芜杂”,都不是散文创作的正路。袁枚的散文创作论,能从文学的审美特性出发,不为某些成见所拘限,因而颇有新意。 ☚ 全祖望 姚鼐 ☛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因筑室小仓山随园,又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放外任,任溧水、沭阳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辞官,再未出仕。有诗名,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论诗主张抒写性情,继明末公安派而持性灵说。论文主张文章不应受“道统”限制,诗是言志抒情,文应载道本德,因而文章须要雅正,他认为古文、骈文各有所用,“一奇一偶,天之道也;有散有骈,文之道也。”(《书茅氏八家文选》)又认为文章的发展各有时代原因和自己的特征。其散文创作性灵独抒,不事雕饰,自然流畅,自成风格。有《小仓山房集》。 ☚ 朱仕琇 程晋芳 ☛ 少年得志/作歌颂政德/优游随园 ☚ 文惊试官 少年得志 ☛ 袁枚 袁枚1716~1798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入翰林散馆,因满文考试成绩不佳,出为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中年去官,卜居南京小仓山,筑随园别墅,以诗文自娱而终。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工诗文,尤工诗,与赵翼、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论诗反对“格调”,也不满意“神韵”,而独标“性灵”,主张诗歌抒写个人的性情。其诗大都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较有成就者为其写景抒情诗,如《起早》、《春柳》、《水西亭夜坐》、《所见》等,意境明晰,别有韵味。其文亦不无情趣,如哀诔杰作《祭妹文》,哀婉情深,颇富艺术感染力,志怪小说《子不语》成就则不如诗文。 ☚ 曹雪芹 蒋士铨 ☛ 袁枚1716—1797清著名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有异禀。乾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出知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年四十告归,筑随园于江宁之小仓山,以书籍诗文为事。古体诗奔放纵肆,时或流于粗率。近体诗较清新自如,且多应酬之作。并工骈、散文。有《小仓山房诗文集》七十余卷及其它著述三十余种。 袁枚(清·康熙五十五年——嘉慶二年1716~1797) 錢塘(今杭州) 人。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随園、存齋,居室曰小倉山房。乾隆四年(1739)進士,歷知溧水、江浦、沐陽、江寧諸縣,有政聲。年四十致仕歸,築園于江寧小倉山下,以吟咏、著述為樂。工古體駢文,詩風獨步一世。好賓客,四方人士投詩文無虚日。以詩名聞時五十載,與蔣士銓、趙翼號“乾隆三大家”,與紀昀享“南袁北紀”之譽。善書而不以書名,張船山 (問陶)盛稱其書,謂:“雅淡如幽花,秀逸如美士。一點著紙,便有風趣,其妙蓋在神骨間。” 清包世臣 《藝舟雙楫》品其行書“逸品上”。嘗為船山寫詩一册。偶寫墨梅,亦超群邁古,韵出天然。著有 《小倉山房集》、《隋園詩話》、《隋園隋筆》、《隋園詩録》。有從子桐亦善藝事,承其家學。 袁枚尺牘 (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