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袁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袁术?—199

东汉末封建割据者。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从弟,高祖、曾祖、祖、父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门生故吏满天下,势力极盛。举孝廉,后任虎贲中郎将。董卓将废汉献帝,术畏祸避南阳(今河南南阳)。乘孙坚进攻之机,夺得南阳郡,割据称雄。征敛无度,百姓极痛苦。与兄袁绍不和,在曹操、袁绍合击下,败走扬州,据有长江下游与淮河下游间。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淫侈更甚,而士卒冻馁,人相食。先后为吕布、曹操所败,欲奔青州从袁谭,病死于途。

袁术?—199

东汉末割据者。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袁绍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任后将军。遂避祸逃往南阳(今属河南)。初平四年(193年),屯军封丘(今河南封丘),被曹操所败、退据寿春(今安徽寿县)。建安元年(196年),率军北上进攻刘备。次年,在寿春称帝。因吕布反对,发兵七路攻之。结果,被布歼其大部,余众溃散。同年九月,因曹操联合孙策、袁绍、吕布等军进逼,逃往淮南。后为曹操所破,建安四年(199年),死于寿春。

袁术?—199

东汉末割据群雄之一。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袁绍从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他逃奔南阳(今属河南),据有其地。遭袁绍与曹操夹击,率余众割据扬州(今长江与淮河下游之间)。建安二年(197年)称帝于寿春(治今安徽寿县)。建号仲家。后相继为吕布、曹操所破,欲投袁谭(袁绍子),道病死。割据期间,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致使士卒冻饥,人民相食,江淮残破。

袁术?~199

东汉末割据者。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袁绍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 当避祸驻南阳(今河南)。初平四年(193年),在封丘被曹操所败,退据寿春(今安徽寿县)。建安二年(197年),在寿县称帝,吕布反对并举兵歼其大部。是年九月,曹操、孙策、吕布、袁绍等联合进逼,被迫逃往淮南。后被曹操所破,建安四年(199年)卒于寿春。

袁术?—199

东汉末世族豪强。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举孝廉,累迁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欲图废立,他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刘表荐他为南阳太守;因遭曹操、袁绍夹击,率余众退屯寿春(今安徽寿县),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称帝,自号仲家。后为曹操击败,忧病而死。

袁术?—199

东汉末割据者。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袁绍弟。举孝廉。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任后将军,他畏祸逃亡南阳(今属河南),据有其地。后遭曹操和袁绍攻击,率余众割据扬州(今长江下游与淮水下游间)。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号仲家。搜括民财,穷极奢侈。僭位二年, 粮尽众散,北走青州。后为曹操所破,死于寿春。

袁术?—199

字公路, 出身“四世五公”大官僚世族家庭,东汉末汝南汝阳(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异母弟。起家郎中,迁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他逃奔南阳(今属河南),北连公孙瓒与袁绍抗衡,为袁绍与曹操联军所破,率余众占有扬州(长江下游与淮河下游间)。建安二年(197)在寿春(安徽寿县)称帝,建号仲氏。为政纵情肆欲,征敛无度,致使“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先为吕布所破,后为曹操所败,欲投青州(山东东北部)袁谭,病死途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