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袁家渴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袁家渴记》

柳宗元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1)。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2),水行至芜江(3),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4)。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5),谓水之反流者为渴(6),音若衣褐之褐(7)。渴,上与南馆高嶂合(8),下与百家濑合(9)。其中重洲小溪(10),澄潭浅渚(11),间厕曲折(12),平者深墨,峻者沸白(13),舟行若穷,忽又无际(14)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15),冬夏常蔚然(16)。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石砾(17)。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18)、柚(19),草则兰芷(20),又有异卉(21),类合欢而蔓生(22),轇轕水石(23)。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24),掩苒众草(25),纷红骇绿,蓊葧香气(26),冲涛旋濑(27),退贮溪谷,摇飏葳蕤(28),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以无以穷其状(29)

永之人未尝游焉(30),余得之,不敢专也(31),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32)

〔注释〕 (1)莫若:没有象。(2)朝阳岩: 因岩朝东,而得名。(3)芜江:地名。(4)袁家渴(he):水名。(5)楚、越:古代国名,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6)反流:水反向流,此处指西流。(7)褐(he):粗麻布衣。(8)南馆高嶂:袁家渴发源处的高峰。(9)百家濑(lai):水名。(10)重洲: 重叠的洲。(11)渚: 刚露水面的小洲。(12)间厕:夹杂着。(13)峻者:峻急的溪水。(14)穷:没有,结束。(15)丛:丛生。(16)蔚然:茂盛的样子。(17)砾(li):小石子。(18)枫:枫树。柟(nan):楠木。楩(pian): 黄楩木。槠(zhu)、樟:均为常绿树。(19)柚:柚子树。(20)芷:草本花。(21)卉(hui):花草。(22)类:类似。合欢:合欢树,晚间树叶合拢。(23)轇轕(jiao ge):杂乱貌。(24)振:摇。(25)掩苒: 弱草倾倒。(26)纷: 纷乱。骇: 惊惧。蓊葧(weng bo):浓郁。(27)冲: 冲激。旋: 回旋。濑:流在岩石上的溪水。(28)葳蕤(wei rui): 茂盛。(29)无以:无法。穷: 尽量。状:形状。(30)未尝: 没有。(31)专: 专有。(32)地主: 地方的主人。名:命名。

〔鉴赏〕袁家渴是一条可以泛舟的西流水,景物繁富。故《袁家渴记》于水容石态之外,兼写山、渚、草木、花卉等等。

第一段从《史记·西南夷列传》的首段化出,以钴鉧潭、西山为宾,陪出袁家渴。第二段写渴。“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等句,既简括,又生动。而这,又是为下文更精彩的描写准备条件。因为这条渴自南馆高嶂曲曲折折地流向百家濑,中间又间以重洲、浅渚,所以“舟行若穷,忽又无际”。“舟行若穷,忽又无际”只有八个字,却抵得上一篇洋洋千言的游记。与王维的“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蓝田山石门精舍》)、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意境相类,却更其妙远。

“有小山出水中” 以下,记山石、记岩洞、记各种树木花草,虽然文笔雅洁,但毕竟象一篇流水帐。然而不要紧; 因为这都是为下文蓄势。“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等句,将上面所记的一切统统纳入风中、收到水上。使读者于树动、花摇、草掩、涛飞、濑旋中看见奇光异彩,听见清音远韵; 而一股浓郁的香气,也随风飘来,直沁心脾。

柳宗元很善于写风中景。如《南涧中题》里的“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 《石渠记》里的“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休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都很传神。这里的“每风自四山而下”一段,则更其精彩。苏轼称其造语 “入妙”,其实不仅造语入妙,更妙的是他那“以一风统众景”的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结尾的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云云,命意与《钴鉧潭西小丘记》类似,而用笔各殊。这样奇伟、这样高洁、这样清丽幽雅的风景区,却无人了解、无人赏识,长久地被遗弃、被埋没,连 “永之人”都“未尝游”,何况其他! 这跟作者自己的品格、自己的遭遇是十分相象的; 作者 “发潜德之幽光”、以巧夺天工的笔墨描绘这种自然美、表彰这种自然美,“出而传于世”,既表现了他对受压抑、受摧残的美好事物的无限同情和爱护,也寄托了他自己的无限惨痛、无限深沉的身世之感。

字数:1876
霍松林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828-830页.
袁家渴记

《袁家渴记》

唐柳宗元撰。这是“永州八记”的第五篇,写袁家渴的风光特色。袁家渴是一个宽阔洄水湾,在永州南十里,因曾有姓袁的人居住,故称。“渴”,水反向而流,指洄流,作者尽力写出袁家渴的幽丽奇特,就是要含蓄地表现一种被遗弃、被埋没、无人认识到的山水之美,借此寄托他胸中的愤懑。文章层次清晰,详略得宜,有步步引人入胜之妙。第一段写袁家渴的方位,运用了从大到小、以宾陪主的手法,借永州诸胜为宾,以衬托、突出袁家渴。第二段写袁家渴的流水特点以及渴中洲、溪、潭、渚,用简炼生动的文字勾勒。其中“舟行若穷,忽又无际”,写船在江峡中航行景象,已显露出诗的境界。第二段写水中的山,开始细致地描绘山上的草木,美石、岩洞、景色愈益幽奇,并为下文特写风中奇景伏笔。第四段是全文重点,也是最精彩之处,作者巧妙地把众草木以及水石皆置于大风之中,以渲染一风统摄众景,使一座静山生气勃勃。文中写出风声、水响、花香、波涛冲击、急流回旋之状,还以“纷红骇绿”的警句,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出风中花草的奇光异彩和惊骇神态,尤富诗情画意。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中说,作者心含“静气”,笔带“诗情”,才能写出这段妙合“画理”的文字。

☚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石渠记 ☛
000067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