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苇

行苇

《诗经·大雅》篇名。《毛诗序》云:“《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认为此诗泛言周先世之忠厚。三家《诗》以为此专写公刘仁德之诗。三家旧说或有所据,但诗中并无明言。就诗论诗,这是写周代贵族与族人宴会、较射、尊老祈福的诗。《毛诗》分全诗为七章,二章每章六句,五章每章四句。郑玄分为八章,每章四句。朱熹分为四章,每章八句。以朱说稍胜。写宴饮、较射、尊老祈福三事,层次清晰。首章用兴句,其后均赋体,描述也较生动。

☚ 生民   既醉 ☛

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11)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12)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13)


 【注释】 ①敦(tuan团)彼:犹敦敦,丛生的样子。行(hang杭):道路。践履:践踏。②方:开始。维:发语词。泥泥:叶润泽茂盛的样子。③戚戚:亲热的样子。远:疏远。具:通“俱”。尔:通“迩”,近。④肆:铺上。几:矮脚小木桌,用以放食物或凭靠身体。⑤缉:连续。御:侍者。⑥献:主人向客人敬酒。酢:客人用酒回敬。洗:主人敬酒前先洗杯。奠:置。客人饮酒后置杯于几上。爵、斝(jia假):古代青铜制酒器。⑦醓(tan坦):多汁的肉酱。醢(hai海),把肉剁成酱。荐:献。燔:烧肉。炙:烤肉。⑧脾:牛胃。臄(jue决):牛舌。咢:只击鼓,不唱歌。⑨敦弓,即雕弓,弓上有彩饰。鍭,箭名。钧,匀称。指金属箭头、箭杆分量匀称。舍矢:放箭。均:中。序:座次。⑩句(gou沟):通“彀”,张满弓。挟:接。指箭搭上弦。(11)树:竖立。指箭中的后皆竖立靶上。不侮:不轻视。指对箭术不好的人也不怠慢。(12)曾孙,指宴会主持者。醴:甜酒。醹:酒质醇厚。斗:酒器。黄耇(gou 苟):老人,形容长寿老人发黄面垢。(13)台:即鲐,鱼名,背有黑纹。老年人背有黑纹,故亦称台背。引:引导。翼:辅助。寿考:长寿。祺:吉祥。介:祈求。景:大。
 
 【译文】 路边苇丛刚发芽,不让牛羊来践踏。苇心含苞初成形,叶儿青青润又滑。相亲相爱好兄弟,切莫疏远共一家。铺上筵席迎佳宾,摆好几案把客迓。铺筵设席忙不停,侍者轮番摆桌几。主人敬酒客回觞,洗杯换盏情不已。肉汁肉酱劝客尝,烧的烤的美无比。牛胃牛舌味道佳,欢歌击鼓人欣喜。雕弓挽起多强劲,四支利箭分量匀。嗖嗖矢发皆中靶,依次落座序贤能。力挽雕弓如满月,四箭在弦气如虹。箭箭直竖靶心上,待客以礼不轻慢。曾孙颇具主人风,美酒佳酿味醇浓。大杯斟满表敬意,祝福老者寿无穷。老人年迈行不便,左搀右扶使从容。长寿之人多吉祥,洪福齐天百岁翁。
 
 【集评】 《毛诗序》:“《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七)
 唐·孔颖达:“作《行苇》诗者,言忠诚而笃厚也。言周家积世能为忠诚笃厚之行,其仁恩及于草木。以草木之微尚加爱惜,况在于人,爱之必甚。以此仁爱之深,故能内则亲睦九族之亲,外则尊事其黄发之耇,以礼恭敬养此老人,就乞善言,所以为政以成其周之王室之福禄焉!此是成王之时,则美成王之忠厚矣。不言成王者,欲见先世皆然非独成王,故即言周家以广之。”(《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七)
 宋·朱熹:“疑此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故言‘敦彼行苇……或授之几’矣,此方言其开燕设席之初,而殷勤笃厚之意,蔼然已见于言语之外矣。”(《诗集传》卷六)
 清·陈奂:“《笺》云,周之先王将养老,先与群臣行射礼,以择其可与者以为宾。郑盖探末二章养老而言。段氏《经韵楼集》云,天子诸侯先大射,后养老,《行苇》之射必为大射。又云,古之养老,用乡饮酒之礼,故《礼》德谓养老为饮酒。古大射、宾射、燕射,不外乡射之礼,故《礼》大射有如乡射之礼之文。盖其仪虽多不同,而其为尊长养老一也。”(《诗毛氏传疏》)
 清·胡承珙:“案:此诗章首即言戚戚兄弟,自是王与族燕之礼,与凡燕群臣国宾者不同。然所言献酢之仪,肴馔之物,音乐之事,皆与《仪礼·燕礼》有合。则其因燕而射,亦如《燕礼》所云,若射则大射正为司射,是也。至末言以祈黄耇,则又如《文王世子》所谓公与父兄齿者。此其与凡燕有别者也。然则此诗只是族燕一事,而射与养老连类及之。《序》以睦族为内,养老为外,盖由养九族之老而推广言之,以见周家忠厚之至耳。”(《毛诗后笺》)
 
 【总案】 这首诗由起兴开篇,阐明贵族统治者的仁义之心尚且可以施及草木,对于族人兄弟自然更是优渥有加了。诗人通过设宴、比射、敬老祈福几个方面的细腻描写和传神刻划,极力渲染了统治者与族人间的融融乐乐、亲密无间的和谐关系。但我们仔细品味,这种关系又不纯粹是吃吃喝喝的一团和气,“序宾以贤”和“以祈黄耇”两个主旨是十分突出的。说明周统治者赖以维护其奴隶主贵族地位的所谓“仁者之心”,其主要的支撑点便是“敬贤”和“尊老”这两个方面。尽管对于才能不高者,他们也能做到“序宾以不侮”,但那不过是一种“统治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笼络人心罢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者越来越牢固地依赖宗法关系,以及差不多都要大谈“纳贤”与“孝道”的问题(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从《行苇》看来,这种观念,早在周代精明的统治者那里,就已开了风气之先,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

《诗经》之《行苇》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行苇

 [原文]
 敦彼行苇,
 牛羊勿践履。
 方苞方体,
 维叶泥泥。(鲁维作惟,泥作
 戚戚兄弟,柅。韩泥作苨。)
 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
 或授之几。
 (履、体、泥、弟、尔、几,脂部。)
 肆筵设席,
 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
 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
 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
 或歌或咢。
 (席、御、酢、斝、炙、咢,鱼部。)
 敦弓既坚,
 四鍭既钧,
 舍矢既均,
 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
 既挟四鍭。
 四鍭如树,
 序宾以不侮。
 (坚、钧、均、贤,真部。句、鍭、树、侮,侯部。)
 曾孙维主,
 酒醴维醹,
 酌以大斗,
 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鲁台作鲐。)
 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
 以介景福。
 (主、醹、斗、耇,侯部。背、翼、福,之部。)
 [译文]
 路边茂盛的芦苇,别让牛羊踩伤踏坏。它刚刚放苞,正在成形,叶子柔软而润泽。骨肉亲兄弟,不要疏远要和睦。有的忙铺好筵席,有的摆设茶几。
 摆好酒菜铺上席,侍者殷勤来招待。主人敬酒,客人回敬; 有的洗杯,有的停爵。献上肉汁献上肉酱,烧肉烤羊美味无比。吃着牛胃、牛舌,有的唱歌,有的敲鼓。
 雕弓坚韧,利箭匀直。放手一箭射中目标,座位顺序要依胜负安排。雕弓已经拉开,箭儿已经上弦,箭箭射在靶子上,负者也不曾怠慢。
 宴会主人,准备了清醇美酒。用大斗酌酒,敬祝老人长寿。老者行走不便,侍者引路相扶。寿考吉利,天赐洪福。
 [评介]
 《行苇》,全诗四章,章八句(依朱熹《诗集传》)。是一首告诫王族和嗣王应当团结友爱,尊贤敬老以求长治久安大福的诗。
 对这首诗的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毛诗序》说:“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朱熹说:“疑此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有人以为,诗中并无祭祀之事,《吴越春秋》却有公刘“运车以避葭苇”的故事,故自班彪、刘向提出 “咏公刘”之说以后,亦有人从。高亨以为“是一首描写贵族和兄弟宴会、较射、祭神、祈福的诗。”(《诗经今注》)对诗篇主旨理解的出入,导致了分章的差异。分章差异主要在开头八句。《毛诗》分章,一、二两章章六句,三至七章章四句。这种分法意即认为,“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四句是兴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二句是被兴之句。郑《笺》本《毛诗》分八章,章四句。把开头四句独立成章,意即认为这四句是以不许牛羊践踏行苇的事写“周家忠厚,仁及草木”的赋句。下面“戚戚”、“肆筵”等七章,是分别写其“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的。朱熹从“曾孙维主”一句和《诗经》比兴手法的常则考虑,认为 “毛首章以四句兴二句,不成文理,二章又不协韵。郑首章有起兴而无所兴,皆误。”故分四章,章八句。由此可见,各家分歧,关键在开头八句。对诗篇主旨认识的分歧盖缘于此。
 笔者以为,四章之分较能通篇,但“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说似意有难通。试看朱熹对各章大意的诠释:一章,“疑此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故言敦彼行苇,而牛羊勿践履,则方苞方体,而叶泥泥矣。戚戚兄弟而莫远具尔,则或肆之筵,而或授之几矣。此言其开燕设席之初,而殷勤笃厚之意,蔼然已见于言语之外矣。”二章,“言侍御献酬饮食歌乐之盛也。”三章,“言既燕而射,以为乐也。”四章,“此颂祷之辞。欲其饮此酒而得老寿,又相引导辅翼,以享寿祺,介景福也。”在这里,朱氏对一章兴意诠释中的“故言敦彼,而或授之几矣”的意见是中肯的,但以下三章所释,在逻辑上,却未尽得诗意。所以吴闿生说,朱子所说,亦与《诗序》略同,“惟 ‘以祈黄耇’旧以为养老乞言,朱子则以为颂祷之词,止此为稍异耳。味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二语,未尝无养老乞言之意寓乎中,诗人言近而指远,无所不包,即《序》亦未尝必以为养老乞言之诗,特其义有如是,未可以为非也。”(《诗义会通》)吴氏在这里指出“诗人言近指远”,这是十分正确的。事实上,这首诗通篇使用以此言彼,素面荤猜的手法。
 首章以路边苇草不许牛羊践踏,因而破土新芽茁壮成长,蓬勃罗生,面对离披苦节亦能蕤葳有情,兴起“戚戚兄弟”应当团结友爱,不要骨肉相残,以免野心家乘虚而入,从内部攻破堡垒之咏。这个告诫,是以前朝败亡的历史教训为依据提出来的。二章承“或肆之筵,或授之几”二句所提供的“莫选具尔”方法的开拓,写“肆筵”、“授几”以联络感情,激发骨肉之亲的诚挚和谐设想。三章以燕射为喻,由设想转出 “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亦即待人以诚,待人以礼,待人以仁信与厚义准则的训诫,借以招徕人才,使天下欲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四章以祀告祖先为喻,把主旨推进一层,指明 “曾孙维主”,欲求得长治久安的大福,不仅要“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还要善事老人,特别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争取他们的支持与辅翼。所谓“乞言”者是也。郑《笺》云:“祈,告也。今我成王(按:“曾孙”笃指为成王,太实,疑泛指后嗣者)承先王之法度,为主人,亦既序宾矣,有醇厚之酒醴,以大斗酌而尝之而美,故以告黄耇之人,征而养之也。”(《三家诗义集疏》)此说可资参考。
 西周前期,周朝王业虽然蒸蒸日上,至成康而达高峰,但在兴旺的背后也潜藏着许多矛盾。王族中兄弟之间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史记·鲁周公世家》)“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史记·周本纪》) 惟其如此,所以有“戚戚兄弟,莫远具尔”之功。类似主题,在《雅》诗中并不鲜见,《小雅·角弓》就是显著例子。
 本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借此言彼,言近指远。这个特色,在《诗经》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因而为后世作家,特别是屈原所弘扬。

《诗经》-《行苇》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莫斝。醠醢以荐,或燔或炙。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 四既钧, 舍矢既均, 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 四如树, 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行苇》,古文《毛序》以为泛言周先世忠厚之诗,今文三家以为专写公刘仁德之诗,认为“公刘厚德,恩及草木。牛羊六畜,仁不忍践履生草,则又况于民萌而有不化者乎?”意谓此诗为颂扬公刘仁德、周朝所谓实行王化的,但观全诗,实在是记叙周天子和同族兄弟共同宴饮的盛况,具体描绘了他们举行宴会、进行较射、祭祀、祈福的情景。
 第一章“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敦,丛聚。行,道路。“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方: 正,始。苞: 茂盛。体: 长成形体。泥: 借为苨:苨苨:柔泽茂盛。“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戚戚: 亲爱之义。具:俱。尔: 通迩,近。“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肆: 陈,铺上。几: 筵席上摆酒宴的矮桌。
 道路旁长着团团丛生的芦苇,牛儿羊儿千万不要去践踏,芦苇刚刚抽出长长的茎叶,嫩嫩的芽,绿绿的叶子是那样柔泽润滑。相亲相爱的众兄弟,大家不应疏远,都要亲密。快点儿设好几案,摆上那丰盛的筵席。
 第二章“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缉: 续,继。御: 侍。“或献或酢,洗爵奠斝。”献: 献酒。酢: 回敬酒。斝: 酒器。“醠醢以荐,或燔或炙。”醠: 多汁肉酱。醢: 肉酱。燔: 烧肉。炙: 烤肉。“嘉殽脾臄,或歌或咢。”脾: 牛羊之重瓣胃, 俗称百叶。 臄: 舌, 或口边肉。 咢; 只击鼓不唱歌, 一说: 歌是唱歌, 咢是帮腔。
 摆上酒筵设上席,几案旁边都有伺候的侍御。主人先洗酒杯再敬酒,客人祭奠完毕再还礼。各种肉酱摆满了筵席,烧肉烤肉香味四溢。百叶口条味道鲜美,击鼓唱歌,一唱一和。
 第三章“敦弓既坚, 四既钧, 舍矢既均, 序宾以贤。”敦: 通雕。: 箭之一种, 箭镞为青铜制。 钧: 均, 同样。“敦弓既句, 既挟四。”句: 借彀, 张弓。“四如树, 序宾以不侮。”树: 立。
 彩绘雕弓十分强劲,四支利箭箭镞都是青铜制成,张弓射箭轮过一遍,宾客次序以贤为能。拉开强劲的彩绘雕弓,四支利箭握在手中,箭矢射出个个中靶,宾客有序礼让谦恭。
 第四章“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曾孙: 周代主祭者对神自称曾孙。醴: 甜酒。醹: 醇原。酌: 斟酒。大斗: 长柄酒器。黄耇: 耇,老; 寿。黄耇: 黄发老人。“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台背: 即鲐背。谓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用以称长寿老人。引: 导。翼: 辅翼,帮助。“寿考维祺,以介景福。”寿考: 高寿。祺: 吉祥。介:借为丐,乞求。景: 大。
 周的曾孙是那主祭的人,清酒甜酒美味甘醇,长柄大勺斟满酒杯,相互祝福长寿百岁,就象那黄发老人。高寿长者弯曲了脊背,大家竞相搀扶、导引。祝愿他健康长寿,吉祥如意,上天赐给他大福大贵。
 全诗共分四章,首章先挥写正在放苞吐芽、长茎成体的嫩绿可爱的芦苇,管束牛羊不要践踏它们,以爱惜草木为比,说明自己戚戚相亲的兄弟,不要疏远,都要亲密。表现了所谓周王朝的忠厚、仁德,外及草木,内及兄弟。此为全诗之纲。
 第二章写他们铺筵、送几、敬酒、还礼等仪式,也写了筵席上丰盛的嘉肴美味。他们礼仪讲究,“或献或酢”“洗爵奠斝”,他们菜肴丰盛,肉汁、肉酱、烧肉、烧肉还有百叶、口边肉等等,宴会中还奏乐唱歌。这里细致地描绘出了周天子和贵族们奢华享乐的生活,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宴会上繁缛的礼节和热闹的场面。
 第三章写燕礼中的较射。以射箭的优劣排列宾客的座次顺序,以贤为能,以能为上宾,同时也不侮慢较差的,平和谦恭。较射应该是宴会中的一个极为振奋、热闹的场面,一变原来正襟危坐、礼让谦恭的样子,气氛更加活跃、欢快,也应是宴会中的一个高潮,可以想见竞射者英姿勃勃、跃跃欲试的情态,以及优胜者奉为上宾喜气洋洋的神态。
 第四章祈求上天赐福,祝愿老人高寿。这是宴会接近结束时的情景: 互相祝酒,祝福彼此健康长寿。向老迈年高的长者敬酒,搀扶、帮助他们,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语,祝福他们长命百岁,顺心如意,愿上天赐给他们以大福大贵。整个宴会即在一片祝福声中结束。
 总之,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周天子和王族内部举行宴会的场面,具体地描述了宴会的全过程,反映了周代贵族的生活图景和精神面貌。朱熹说:“雅则燕享朝会公卿大夫之作。”由此诗可见一斑。所不同的这是周代王族内部燕饮酬酢的诗作,其目的是使王族内部更亲密团结,更加巩固周王朝的政权。
 《大雅》成诗较早,全为西周时代的作品,虽然成诗较早,但由于《雅》诗大都是奴隶主贵族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或宴会时演唱的乐歌,且基本上是西周王畿的诗歌,由于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化十分繁荣,所以水平较各诸侯国更高,达到了四言长诗的成熟阶段。就本诗来讲也是如此,全诗四章,每章八句,基本上是整齐的四字句。首章以爱惜行苇喻兄弟相亲; 第二章写燕饮盛况; 第三章写较射; 第四章写互相祝福,祈求长寿。全诗结构谨严、完整。虽然写了宴会中的排场、渲染了宴会中和乐的气氛,但整个调子庄重、舒徐,表现出典重文雅的特色。
 全诗主要是敷陈其事,叙述多而少抒情,也没有回环重迭、反复咏叹,与《国风》中的民间歌谣迥异其趣。

诗经《行苇》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行苇》


诗写宴同姓、异姓父兄、宾客,并举行酬酢、揖射之礼,最后以尊敬耆老为结束。旧说有以为美公刘之诗,可备一说。
敦彼行苇,(一) 一簇簇芦苇长成行,
牛羊勿践履。(二) 牛呀羊呀别把它踩伤。
方苞方体,(三) 刚含苞,刚长茎,
维叶泥泥。(四) 那叶儿呀嫩而长。
戚戚兄弟,(五) 相亲相爱的兄弟,
莫远具尔。(六) 莫远离,聚此地。
或肆之筵,(七) 有的为他开了筵,
或授之几。有的为他设个几。

肆筵设席,开了筵,设了席,
授几有缉御。(八) 儿旁侍者忙得不停的。
或献或酢,(九) 主敬客,客敬主,
洗爵奠斝。(十) 洗小杯,放大壶。
醓醢以荐,(十一) 肉酱连汤齐捧上,
或燔或炙。烧的烤的肴多样。
嘉殽脾臄,(十二) 肚儿舌儿美又香,
或歌或咢。(十三) 歌儿奏起鼓儿响。

敦弓既坚,(十四) 雕弓强劲又漂亮,
四鍭既钧,(十五) 四支箭儿调停当,
舍矢既均,(十六) 发出箭都中靶上,
序宾以贤。(十七) 看谁的本领最高强。
敦弓既句,(十八) 雕弓拉得满月样,
既挟四鍭。 四支箭呀都发放。
四鍭如树,(十九) 四支箭呀竖靶上,
序宾以不侮。(二十) 谁有本领谁也不骄狂。

曾孙维主,(二十一) 主席真有那主人样,
酒醴维醹,(二十二) 清酒浊酒味醇良,
酌以大斗,(二十三) 舀那酒,用大斗,
以祈黄耇。(二十四) 求老年人把话讲。
黄耇台背,(二十五) 老年人、高年人,
以引以翼。(二十六) 领他走,辅他旁。
寿考维祺,(二十七) 得长寿呀大吉祥,
以介景福。(二十八) 大大的福气天上降。


注 释
(一)马瑞辰:“按苇为丛生之物,故《传》以敦为聚貌。读如团聚之团。敦、团声本相近,敦彼为形容之词,犹依彼、郁彼之比。”
姚际恒:“行苇当音杭,谓成行列也。”
(二)陈奂:“履,亦践也。”
(三)马瑞辰:“按《尔雅》如竹箭曰苞。苇之初生,似竹笋之含苞,故曰方苞。体当读如无以下体之体,谓成茎也。”
(四)王先谦:“《韩》作苨。”
马瑞辰:“《传》:叶初生泥泥。瑞辰按《广雅》:苨苨,盛也。泥即苨之假借。”
(五)毛亨:“戚戚,内相亲也。”
(六)陈奂:“具,俱也。”
戴震:“按尔,犹此也。……尔、是、此三字义通。言无有在远者,皆具集于此相亲接,为之设筵授几。”
(七)朱熹:“肆,陈也。”
何楷:“筵,《说文》云:竹席也。引《周礼》度堂以筵。筵一丈。授,《说文》云:‘予也。’几,《说文》云:踞几也。象形。徐锴云:人所凭坐也。阮谌云:几长五尺,高广二尺。……愚按或按或设,俱以执事之人言,卑幼者,为设筵而已,尊长者,则加之以几。”
(八)郑玄:“缉,犹续也。御,侍也。兄弟之老者,既为设重席授几,又有相续代而侍者。”
(九)郑玄:“饮酒于客曰献,客答之曰酢。主人又洗爵酬客,客受而奠之不举。”
(十)于省吾:“今以出土的商周时代酒器验之,则斝为有鋬(把手)、两柱、三足(或四足)圆口之器,用以贮酒。爵为饮酒器,今俗称之为爵杯。以容量计之,则斝大于爵约十余倍。契文爵字作,象有柱、流、尾、腹、鋬、三足之形。此诗之爵言洗,斝言奠者,爵为手执之饮器,是说主客在献酢之后,主人再酬客,故言洗。斝为贮酒器,需要用斗以挹注于爵,亦可能置斝于爵之两柱上而直泻之。因为斝器较大,常设于爵侧,故言奠。”
(十一)陈奂:“以肉作酱谓之醢。肉酱有汁谓之醓醢,醓即醢之汁。《传》云:以肉曰醓醢,盖举肉,不必言肉汁矣。”
严粲:“有肉酱多汁之醓醢以荐进之。”
(十二)吴闿生:“脾,析牛百叶也。胃薄如叶,碎切之,谓之脾。”
毛亨:“臄,函也。”
严粲:“《说文》:‘函,舌也。’又曰:‘口里肉也。’”
(十三)毛亨:“歌者,比于琴瑟也。徒击鼓曰咢。”
(十四)毛亨:“敦弓,画弓也。”
朱熹:“敦、雕通。画也。天子雕弓。坚,犹劲也。”
(十五)朱熹:“鍭,金镞翦羽矢也。钧,参亭也。谓参分之,一在前,二在后,三订之而平者,前有铁重也。”
陈奂:“案矢长三尺,杀一尺,而翦羽六寸,刃二寸。刃即箭镝。参亭者,谓一在前,二在后,皆已停均轩轾中也。亭,古停字。……参亭,犹参均耳。”
何楷:“此既钧,亦谓调均。”
(十六)孔颖达:“舍,释。俱是放义。故舍之言释,谓既射放矢也。……但此说大射,当谓鹄也。”
朱熹:“均,皆中也。”
(十七)严粲:“丘氏曰:‘射以中多者为贤。’”
(十八)王先谦:“《鲁》作雕弓既彀。”
朱熹:“句、彀通,谓引满也。”
郑玄:“射礼,搢三挟一个,言已挟四镞,则徧已释之。”
孔颖达:“搢者,插也。挟谓手挟之。射用四矢,故插三于带间,挟一以扣弦而射也。射礼每挟一个,今言挟四镞,故知已遍释之矣。”
(十九)马瑞辰:“按《方言》:‘树,植立也。’ 树之言竖。《广雅·释诂》:竖,立也。射之中质,有如竖立于其上者,故曰如树。”
(二十)朱熹:“不侮,敬也。或曰:不以中病不中者也。射以多中者隽,以不侮为德。”
(二十一)方玉润:“曾孙,主席者之称,不必祭也。如宗子嫡孙之类。”
(二十二)陈奂:“小多米曰醴,《韩》以醴为汁滓酒。……《说文》:‘醹,厚酒也。’”
(二十三)陈奂:“言挹取酒醴,用大枓以注尊中。大斗即大料。”
杨慎:“斗,酒器也。石经作𠁁,象形。”
(二十四)朱熹:“祈,求也。黄耇,老人之称。”
严粲:“而求于黄耇之人,谓乞言也。”
(二十五)王先谦:“《鲁》台作鲐。说曰:鲐背耇老。寿也。……《释诂》文孔疏引舍人曰:鲐背,老人气衰消瘦,背若鲐鱼也。……孙炎曰:黄耇,面冻梨色如浮垢,老人寿征也。孔疏又引《释名》云:九十曰鲐背。皆当本三家诗训。”
(二十六)严粲:“以善道引而导之,翼而辅之,以成其德。”
吴闿生:“在前曰引,在旁曰翼。”
(二十七)毛亨:“祺,吉也。”
(二十八)郑玄:“介,助也。养老人而得吉,所以助大福也。”

注 音
敦tuan团 苇wei伟 泥ni沵 缉ji绩 御ya迓 酢zuo祚 斝jia假 醓tan坦 醢hai海 脾pi琵 臄jue厥 咢e厄 敦diao雕 鍭hou侯 句gou姤 醴li礼 醹ru儒 耇gou苟
行苇

行苇

[原文]
敦彼行苇,
牛羊勿践履。
方苞方体,
维叶泥泥。(鲁维作惟,泥作
戚戚兄弟,柅。韩泥作苨。)
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
或授之几。
(履、体、泥、弟、尔、几,脂部。)
肆筵设席,
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
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
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
或歌或咢。
(席、御、酢、斝、炙、咢,鱼部。)
敦弓既坚,
四鍭既钧,
舍矢既均,
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
既挟四鍭。
四鍭如树,
序宾以不侮。
(坚、钧、均、贤,真部。句、鍭、树、侮,侯部。)
曾孙维主,
酒醴维醹,
酌以大斗,
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鲁台作鲐。)
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
以介景福。
(主、醹、斗、耇,侯部。背、翼、福,之部。)
[译文]
路边茂盛的芦苇,别让牛羊踩伤踏坏。它刚刚放苞,正在成形,叶子柔软而润泽。骨肉亲兄弟,不要疏远要和睦。有的忙铺好筵席,有的摆设茶几。
摆好酒菜铺上席,侍者殷勤来招待。主人敬酒,客人回敬; 有的洗杯,有的停爵。献上肉汁献上肉酱,烧肉烤羊美味无比。吃着牛胃、牛舌,有的唱歌,有的敲鼓。
雕弓坚韧,利箭匀直。放手一箭射中目标,座位顺序要依胜负安排。雕弓已经拉开,箭儿已经上弦,箭箭射在靶子上,负者也不曾怠慢。
宴会主人,准备了清醇美酒。用大斗酌酒,敬祝老人长寿。老者行走不便,侍者引路相扶。寿考吉利,天赐洪福。
[评介]
《行苇》,全诗四章,章八句(依朱熹《诗集传》)。是一首告诫王族和嗣王应当团结友爱,尊贤敬老以求长治久安大福的诗。
对这首诗的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毛诗序》说:“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朱熹说:“疑此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有人以为,诗中并无祭祀之事,《吴越春秋》却有公刘“运车以避葭苇”的故事,故自班彪、刘向提出 “咏公刘”之说以后,亦有人从。高亨以为“是一首描写贵族和兄弟宴会、较射、祭神、祈福的诗。”(《诗经今注》)对诗篇主旨理解的出入,导致了分章的差异。分章差异主要在开头八句。《毛诗》分章,一、二两章章六句,三至七章章四句。这种分法意即认为,“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四句是兴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二句是被兴之句。郑《笺》本《毛诗》分八章,章四句。把开头四句独立成章,意即认为这四句是以不许牛羊践踏行苇的事写“周家忠厚,仁及草木”的赋句。下面“戚戚”、“肆筵”等七章,是分别写其“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的。朱熹从“曾孙维主”一句和《诗经》比兴手法的常则考虑,认为 “毛首章以四句兴二句,不成文理,二章又不协韵。郑首章有起兴而无所兴,皆误。”故分四章,章八句。由此可见,各家分歧,关键在开头八句。对诗篇主旨认识的分歧盖缘于此。
笔者以为,四章之分较能通篇,但“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说似意有难通。试看朱熹对各章大意的诠释:一章,“疑此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故言敦彼行苇,而牛羊勿践履,则方苞方体,而叶泥泥矣。戚戚兄弟而莫远具尔,则或肆之筵,而或授之几矣。此言其开燕设席之初,而殷勤笃厚之意,蔼然已见于言语之外矣。”二章,“言侍御献酬饮食歌乐之盛也。”三章,“言既燕而射,以为乐也。”四章,“此颂祷之辞。欲其饮此酒而得老寿,又相引导辅翼,以享寿祺,介景福也。”在这里,朱氏对一章兴意诠释中的“故言敦彼,而或授之几矣”的意见是中肯的,但以下三章所释,在逻辑上,却未尽得诗意。所以吴闿生说,朱子所说,亦与《诗序》略同,“惟 ‘以祈黄耇’旧以为养老乞言,朱子则以为颂祷之词,止此为稍异耳。味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二语,未尝无养老乞言之意寓乎中,诗人言近而指远,无所不包,即《序》亦未尝必以为养老乞言之诗,特其义有如是,未可以为非也。”(《诗义会通》)吴氏在这里指出“诗人言近指远”,这是十分正确的。事实上,这首诗通篇使用以此言彼,素面荤猜的手法。
首章以路边苇草不许牛羊践踏,因而破土新芽茁壮成长,蓬勃罗生,面对离披苦节亦能蕤葳有情,兴起“戚戚兄弟”应当团结友爱,不要骨肉相残,以免野心家乘虚而入,从内部攻破堡垒之咏。这个告诫,是以前朝败亡的历史教训为依据提出来的。二章承“或肆之筵,或授之几”二句所提供的“莫选具尔”方法的开拓,写“肆筵”、“授几”以联络感情,激发骨肉之亲的诚挚和谐设想。三章以燕射为喻,由设想转出 “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亦即待人以诚,待人以礼,待人以仁信与厚义准则的训诫,借以招徕人才,使天下欲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四章以祀告祖先为喻,把主旨推进一层,指明 “曾孙维主”,欲求得长治久安的大福,不仅要“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还要善事老人,特别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争取他们的支持与辅翼。所谓“乞言”者是也。郑《笺》云:“祈,告也。今我成王(按:“曾孙”笃指为成王,太实,疑泛指后嗣者)承先王之法度,为主人,亦既序宾矣,有醇厚之酒醴,以大斗酌而尝之而美,故以告黄耇之人,征而养之也。”(《三家诗义集疏》)此说可资参考。
西周前期,周朝王业虽然蒸蒸日上,至成康而达高峰,但在兴旺的背后也潜藏着许多矛盾。王族中兄弟之间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史记·鲁周公世家》)“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史记·周本纪》) 惟其如此,所以有“戚戚兄弟,莫远具尔”之功。类似主题,在《雅》诗中并不鲜见,《小雅·角弓》就是显著例子。
本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借此言彼,言近指远。这个特色,在《诗经》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因而为后世作家,特别是屈原所弘扬。

☚ 生民   既醉 ☛

行苇

比喻王政仁慈。汉班彪《北赋》: “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
●《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屦。” 敦: 聚。行: 道。诗写不要让牛羊践踏聚集在路边的苇草。毛序以为体现了周王朝先世的忠厚。

行苇xíng wěi

〖名词〗
《诗经·大雅》里的一篇(1)。《周郑交质》;《雅》有《行苇》、《泂酌》。——《大雅》里有《行苇》、《泂酌》。

行苇

093.行苇(p2803.1)

释文有云: “路旁芦苇。《诗·大雅·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按:释文失误者二:
一、义项单一而不全,第一义项当立为: 《诗经·大雅》篇名,不必举书证;而以“路旁芦苇”为第二义项,并举书证,则当矣。
二、依释义及书证,则词目首字“行”,皆当读音作:hang,而无标识,即读第一项注音xing,误矣。当为釐订。

☚ 行路   術 ☛
000014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