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月明清军队和漕运兵丁的月饷称月粮,执行任务开拔时加给的称行粮。行粮和月粮合称行月粮。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 比较》:“漕运增耗行月等来,俱系本色项下。印官亦于下全股粮之日,一期比较甚便。” 各种月光 各种月光下射的月光:月脚 从孔缝中射下的月光:隙月 窗前的月光:窗蟾 映入竹帘的月光:碎璧 竹林中的月光:竹月 花丛下细碎的月光:碎月 水中的月光:湿银 水面反射出的月光:浮光 浮金 移动的月光:行月 如水的月光:流华 如水般流泻的月光:流光 秋夜的月光:秋魄秋女月 十五夜的月光:三五蟾光 新月的光:朏魄 弦月的光:弦辉 美丽的月光:妙华 美好的月色:二分明月 明月二分 如梨花布地的月色:梨花月 清寒的月光:寒月 清冷的月光:寒光 露华 呈寒光的月色:苦月 清淡的月光:淡月 不太明亮的月光:淡月 昏暗的月光:暗月 迷蒙的月色:霜烟 秋夜迷茫的月色:霜霭 ☚ 月光明亮 明亮的月光 ☛ 行月 行月亦称“行月粮”、“行月二粮”。行粮和月粮的合称。明清时期发给漕运官军运丁的补助钱粮。军队和漕运官每月所发的饷称月粮;临时开拔和执行任务时所加给的称行粮。在清代, 运军往来淮安、通州,终岁勤苦, 屯田所入有限, 于是另加给行月钱粮以资使用。其数各省不一: 江南运军每名每年行粮二石四斗至二石八斗, 月粮每年八石至十二石; 浙江、江西和湖广每名运丁行粮三石, 月粮九石六斗; 山东每名运丁行粮二石四斗, 月粮九石六斗。各省领运千总等官除有廪俸外, 多兼支行粮。所发行月除粮米外, 有时也折给钱物。顺治时, 规定“行月二粮”本折各半, 折色照漕欠每石银一两四钱, 永著为例。康熙时设立易知由单, 列明应给运丁各项行月钱粮, 作为凭证。凡漕船停歇,月粮减半给发; 如遇闰月, 另按月粮十分之二加给运丁。各省漕船以每船十名运丁配给行月钱粮。如卫所有雇佣民船装运漕粮者, 一体支给。 ☚ 白粮 折漕 ☛ 00003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