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斋赋
辞赋名篇。金代元好问作。《元遗山集》、《金文最》见载。赋序曰:作者定居内乡县东南白鹿原以后,友人张仲经前来卜邻,居一败屋之中。张荜门圭窦,而以读书为乐,名其居曰“行斋”,取《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顾乎其外”之义。作者为作此赋,肯定和赞美张氏此种安于贫贱、抑身扬志的精神。赋文先从天命天分说起,指出客观环境不可强求其改变,否则会取败莫偿。欲处穷而自若,应以古代贤达为榜样,强固信念。赋文第二部分辄称许姜尚、苏武、豫让、箕子等先哲的持操精神,他们动静有方,随遇而安,行其所当行,无有超前慕外之心,荣辱出处置之度外,处穷而不坠其志,应树以为楷模。最后是作者对友人的嘉勉,以“居不隐者志不广,身不抑者志不扬”的古训,以兰蕙凋于霜、俟春复又芳的美喻,提出张氏之僻处一隅与困厄一时,实是“愈掩而愈彰”,是“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激发。此赋发挥儒家的修身养性思想,以说理为主,然因作者多用比喻和典故,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形象性和可读性,避免了抽象空洞。语言或骈或散,时短时长,运用自如而一气贯注。全篇一韵到底,音节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