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政行为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政行为法 行政行为法指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行为法所规定的行为包括: (1) 制定和发布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即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有关行政管理的普遍性规范,使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制度化、法律化的行为,这类行为还包括修改、撤销、废止行政法规的行为。行政法规的修改指现行行政管理法规在不改变原法规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和结构的情况下,对某些条款加以改动的行为; 行政法规的撤销是由于法规在成立时就包含有违法或不适当的因素,由权力机关和上级机关将其撤销的行为;行政法规的废止是由于情况的变化,由法定有权机关宣布法规废止的行为; (2)规定和采取行政措施的行为,即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管理法规,针对特定对象所采取的具体的、单方面的、能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3)行政法律监督行为,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全部活动实行广泛监督的行为。各种行政行为都由专门的行政法条文加以规定。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1)行政行为主体。如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 国务院可以 “根据宪法、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2)行政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即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法定程序。 ☚ 行政违法 行政组织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