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政执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政执行

即“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

是指行政决策作出后,行政领导组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将其付诸实施,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其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其任务是为具体实施活动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包括思想、计划、组织、法律和物资等方面的准备; (2)实施阶段: 是行政执行的主要阶段,贯串其中的有沟通、协调、授权、指挥和控制等管理要素;(3) 总结阶段: 是在决策目标实现后对整个执行活动所作的检查、考核和评定,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在行政执行中,既要忠实于决策,又要创造性地实施决策; 既要果断迅速,又要注意效果; 既要运用行政手段,又不可忽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行政决策得以实现的惟一途径,是行政管理中最经常、最大量的活动,是各项行政工作的最后检验,行政执行是否正确、迅速、有力决定着行政管理的优劣成败。

☚ 行政决策体制   行政沟通 ☛

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

1.行政执行的概念
行政执行,是把决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活动,是指行政领导在接受决策中心发出的决策指令后,组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行政决策付诸于实施,达到预定行政目标的活动。在行政执行的概念问题上,有两种认识是片面的。一种是把行政执行和行政管理混同起来,认为行政管理就是一系列行政执行活动,行政机关的职责在于执行政策。这种观念忽视了对行政执行之前的决策问题的研究。另一种是把行政执行等同于行政决策,认为管理就是一系列决策,这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角度看,是正确的,但行政决策绝不可能取代行政执行。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这些环节各把其口,各负其责,同时又密切配合,才能使行政管理活动有效地进行。
2.行政执行的特点
(1)经常性。行政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的日常大量的活动,是一项经常性的繁重工作。就行政机关而言,其政治性、社会权威性等特征,集中体现于日常的行政执行中。如行政机关必须执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社会个人和组织必须执行行政机关颁布的法规和条令,下级行政机关必须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和决定,行政人员必须执行行政首长的指示和命令。
(2) 目标性。行政执行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整个执行过程的一切活动宗旨是为实现行政决策目标。
(3)务实性。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的活动。行政执行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施行政决策中心的各项任务。行政执行阶段的各项具体活动,例如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都是贯彻实施决策指令的活动。
(4)强制性。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行政执行阶段一般采用命令、指挥等行政手段,要求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全局,以保证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因此,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5)果断性。行政执行是一种要求迅速果断的活动。行政执行阶段的职责,就在于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实现决策目标。一般讲,行政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行政执行的速度,行政决策一经做出,贯彻执行越迅速、越及时,行政效率就越高。
(6)创造性。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质的活动。从行政执行的具体情况来看,它既要忠实地执行决策指令和计划,又要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地实施决策、指令。这就需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3.行政执行的原则
(1)主体原则。就是树立行政人员的主体观念,要求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依靠和平共处尊重行政人员,使所有行政人员都能全面地了解行政决策,从而自觉地、主动地去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指令和计划。这是我国行政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行政执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我国,一切行政人员在国家行政机关,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国家的主人。只要相互疏通思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得到适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足,人人都能树立主体观念,自觉地搞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自觉地钻研业务,探索行政执行活动的管理规律,使自己成为专业化和知识化相结合的管理内行,成为德才兼备的行政管理家。
(2)准确原则。就是要求行政领导者和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吃透国家和上级行政机关的政令、指示和规定的精神,了解和分析行政决策及具体工作任务,正确地把握工作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准确无误地贯彻执行。如果对行政决策理解不深透,抓不住要领,甚至误解,执行起来必然偏离行政决策目标,不但行政决策的任务不能落实,而且还可能得不偿失,造成人、物的重大浪费。因此,在行政执行中遵循准确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决策总是在事前做出的,不可能预见到未来所有的情况,所以,执行不仅要坚持忠实于决策的原则,更要坚持灵活创新的原则。所谓忠实,是指吃透精神,把握目标,而不是教条主义“句句照办”。所谓灵活,是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最富有效率的方式和方法,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也并不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忠实是前提,灵活是手段,忠实是灵活意义上的忠实,灵活是忠实基础上的灵活,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执行搞好。
(3)迅速原则。就是要求行政领导和行政人员在执行行政决策时需要雷厉风行,迅速果断,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按期完满地达到行政决策的目标,不能拖拉或积压。否则,就会贻误时机,酿成大错。但坚持迅速不是操之过急,简单图快,而是求稳不求快,稳中求好。在行政实际工作中,那种对下级请示报告的批复,不是“商量商量”就是“讨论讨论”,盖一个印章拖上一周或几周,批一个文要盖三五个或十几个印章的低效率,是与行政执行的原则相悖的。所以把迅速作为行政执行的原则之一是十分必要的。
(4) 有序原则。行政执行要有周密的计划安排,使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地进行。要善于抓住中心工作,其他一切活动都围绕中心工作去做。要分清轻重缓急,正确安排先后顺序。对各项工作要明确分工,通力合作,相互协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否则,就会被琐碎的行政事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

☚ 行政计划编制原则   行政沟通 ☛
000042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