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动描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动描写

 〔作文指导〕
 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要善于抓住能表现人物的特点的行动,进行描写。行动描写要避免笼统、一般化,要具体描绘能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
 作为一个行动或一组连续性动作的描写,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相对完整。行动描写虽然不必像写一件事那样,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作完整的交代,但是,作为一个“行动”来说,要比较完整。连续性动作要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连续”感,中间不能颠倒和遗漏。
 第二,要选准动词。只有恰当地运用动词,才能具体生动地描绘行动。描写行动的文字,动词使用的密度是很大的。比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一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在这67个字中,有20个是动词: 扫开,露出,支起……来,撒,系,牵,看,下来,啄,走到,拉,罩住。
 第三,要兼顾构成“行动”的诸方面因素,作细致描写。分析“行动”,有行动的发出者,有行动的对象,往往要使用工具,行动的发出有一定的环境(时间地点)和条件,等等,只有统筹兼顾诸因素,才能具体细致地描述。鲁迅先生描写“雪地捕鸟”,就是兼顾了诸因素。捕鸟者是行动的发出者,鸟既是捕的对象,又是动作发出者,还涉及到雪地、捕鸟工具、诱饵。扫开积雪,让地面露出来,是对场面发出的动作。支起竹筛,系绳,牵着,是使用工具。撒秕谷,是下诱饵。鸟雀啄食,走到竹筛底下,是行动的主要对象的动作。“看”是待机引发“拉”。“罩住”是行动的结果。正是兼顾诸因素,所以把行动描写展开了,而且,动作的目的性明确,描写得干净利落。有的同学描写动作,不具体细致,往往是因为展不开;之所以展不开,往往是由于不能顾及构成动作的诸因素。
 第四,要有统一的描写角度。行动描写展开时要兼顾诸要素,描述时,立足点和角度要划一。“雪地捕鸟”,始终从捕鸟者的角度描写,写捕鸟者准备捕鸟场地支搭捕鸟工具,下诱饵,交代捕鸟者的位置,从捕鸟者的眼光“看”鸟的活动等。
 〔作文片断032〕
 青草浮在水面,一个模糊的黑影在蠕动。渐渐地可以辨出:椭圆形的脑门,厚厚的脊背,青黑青黑的。宽大的尾巴,左右慢慢摆着;两只船桨似的胸鳍,一上一下地划动,悄悄地浮上水面来。原来是一条草鱼。
 它轻轻地将身子成30°角前冲,上颌高高翘起,正对着一根青草,迅速地双唇一闭,衔着草,慢慢往后下方退去。无奈,草被压住了,仅“刺刺”地响了两下,没能拉断。
 它再次行动。猛一下子把整个头部挺出水来,几乎与水面垂直,狠狠咬住一根草,身子忽地180°大转头,猛地一拽,青草丛剧烈地震动,“呼”地往下一沉,终于拽出了青草。
 水面起伏着,下层的水在一鼓一鼓地闪动,大概是草鱼正在享用美餐吧。

(王利俊)


 【简评】
 这是生动完整的草鱼食草的行动描写。以在岸上俯视角度描绘。先交代行动的环境、背景、行动的对象——青草,行动发出者——草鱼,从低向上,从隐到现。接着作第一次行动描写,从远到近返远,用“冲”、“翘”、“闭”、“衔”、“退”等动词,写草鱼食草的尝试。进而写结果,用“压”、“响”写草动而未被食。写再次行动,着力描绘迅猛,增强了力度。动词用“挺”、“咬”、“转”、“拽”、“沉”等,并用“猛一下”、“狠狠”、“忽地”、“‘呼’地”等作修饰,描绘得生气勃勃。青草丛也剧烈震动。最后又回顾环境,写水面的“行动”。
 〔作文片断033〕
 晴空碧蓝。
 阳台上,孩子把右手中的塑料管往左手握住的装满肥皂液的小杯中探了探,接着就用小嘴对着塑料管的一端,轻轻吹了起来。塑料管的另一端冒出一个泡来。吹到那泡不大不小时,孩子把塑料管只往前一送,那肥皂泡便晃动了一下,然后忽忽悠悠地飘坠下去。接着又是一个、两个、三个……
 阳台很高。在阳光的照耀下,七彩的肥皂泡随着和风忽上忽下地飞满了天空,飘荡了许久、许久。孩子高兴起来,不停地吹,彩泡也不停地飞舞,越来越多,每一个七彩的泡都载着孩子美好的幻想。

(李磊)


 【简评】
 这是描绘吹肥皂泡及肥皂泡的飘。先写环境:“晴空碧蓝”、“阳台上”、“阳台很高”。这与“飘”的动作,关系极大。描写孩子的吹,细致准确,从液吹成泡,泡由小到不大不小,进而“送”、“晃动”、“飘坠”,真是变幻有方。
 〔作文片断034〕
 一次,我和哥哥跟着爸爸去放牛,来到一片竹林中。爸爸深情地说:“小时候我经常在这些竹子上玩,是多么有趣啊! 可一切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过去了。”然后长叹了一声。
 忽然,他抓住了一株竹子,像猿猴似地往上爬。竹枝挡住他的去路,他敏捷地绕过。越往上攀,竹子越晃得厉害,快到顶端时,竹竿忽地下弯,眼看爸爸就要被两根竹子卡在中间了,我和哥哥同时惊叫起来。爸爸却神色自若,机灵地闪在一旁;当两根竹子接近时,身子猛地往前一探,长伸猿臂,抓住另一根,迅速拉拢两根竹子的尾梢,打个死结,翻身骑到上面,荡秋千似地晃来晃去。还不时来个竖蜻蜓,倒挂猴,真是精彩极了! 仿佛那美好的童年又回到他的身旁。
 正当我看得出神时,忽地感到身子腾空而起。还未等我回过神来,已被爸爸拉上竹梢,坐到了他的眼前。我低头一看,离地一丈多高,吓得连忙闭上了眼睛。想不到这么一闭眼,竟感到一种特别诱人的轻快,犹如腾云驾雾一般。睁开眼,只觉天空中朵朵白云就在头顶飘过,四周是无边的竹枝的海洋,一片郁郁苍苍,翠色欲滴。我禁不住大声欢叫起来,惊飞了林中的雀儿……

(阙发建)


 【简评】
 把复杂神奇的竹上玩耍,描绘得细致准确,险情迭起,却井然有序。这一行动描写,还有以下特点: 环境——竹林,交代清楚;顾及“观众”——“我和哥哥”的情绪;精彩的一段是“我”也从地上到竹梢“腾云驾雾”;注意天空、雀儿等的衬托。
 〔作文片断035〕
 (家里积了一堆土肥,我很想……也尝尝拉车的味道。)
 慢慢地,路上出现了坑坑洼洼,车子不断地蹦啊跳的。突然,前面又来了一个陡陡的土岗,上了岗紧跟着又是急转弯,还是顶头风,风在耳边呼呼作响。我和二姐互相使了个眼色,二姐往手心里吐了一口唾沫,把车往下压了压,我把绳子紧了紧,身子狠狠向前探,弓起背,双脚死死撑住地面,齐声喊着号子: 一——二,一——二……我的手和肩膀被绳子勒得又痛又麻,前额、鼻尖渗出了密密的汗珠。当爬上土岗的一半时,我真有点吃不住劲了。但我知道,稍一松劲,车就会一直倒滑下去。只得咬牙撑着。向前后一望,呵,一些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拉车人也都是面朝大地背朝天,吃力地甩着双臂,在艰难地行进。他们都能拉上去,为什么我们就不能? 只能进,不能退! 于是又鼓足勇气,猛地向前拉去。我们终于把车拽上了土岗,又拐过了弯。我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许楼芳)


 【简评】
 这是陡坡拉车的行动描写。先写背景: 坑坑洼洼的路,陡陡的山岗,急转弯,顶头风;次写“准备动作”: 手把压了压,绳子紧了紧;然后具体写拉车上坡的连续动作,其中“面朝大地背朝天”等,生动形象。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

以个性化的人物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人物描写方法。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人物的行为和动作是人物思想、情绪、品格的自然外露,是人物性格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构成作品情节的重要因素。具体生动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富有个性特征的行为和动作,能够把人物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使“人的最深刻方面”“见诸现实” (黑格尔《美学》),从而使作品中的人物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并可推动情节的发展、转捩。
人物的行动可相对分为重大行动和细小行动。人物的细小行动是局部性的,它作为细节的因素在作品中出现,对表现人物的个性、习惯、爱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有特殊的作用。人物的重大行动是全局性的,是人物一连串细小行动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作为情节的主要因素出现在作品中,能够直接引起情节的转捩或高潮的产生,表现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通过人物行动刻画人物性格,首先要求作者在构思中根据不同人物各自的性格,围绕作品的中心情节,为人物设计出由细小行动导致重大行动的行动线,遵循这一行动线逐步揭示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
行动描写的具体内容包括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前者是人物行动的结果,后者是人物行动的过程。不同性格的人物做同一件事,结果可能一样,过程则绝不会完全雷同。故通过人物行动刻画人物性格,还要求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要准确地再现人物行动的独特动势、情态。非此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中国小说描写人物行动的传统手法是白描,其代表如《红楼梦》、《水浒传》及鲁迅的小说都是抓住人物行动的特征,精选最恰当的词语,寥寥数笔,便活现出人物行为动作过程的动势和情态,堪称行动描写的典范。
运用行动描写必须目的明确,所选择的描写内容,应是具体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既符合生活本质,又符合人物性格自身发展逻辑的人物行动。具有特征的细节尤须注意。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不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行动,切忌描写繁琐、多余的行为动作,切忌笼统、一般化,以免模糊人物性格,破坏作品的完整。

☚ 对话描写   心理描写 ☛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

就是对人物的举止动作、行为、语言进行描写。语言是人的行动的一部分,因此,语言描写也可列在行动描写之内。行动是构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几乎都会在行动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即使人物的形貌,也会在具体的行动中有特定的特点,所以,行动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的类型。
行动描写不是指描写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性格,与作品整体有密切关联并富有意义的行动加以描写。进行行动描写时,要注意坚持个性化的原则,使行为描写准确、具体、鲜明、生动,符合人物的身份、气质、性格特征和环境的要求,以具有独特性,不与其他人物的行动雷同。

☚ 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 ☛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xingdong miaoxie

对人物的行为、举止的描摹。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面和基本方法。
行动描写至关重要。俗话说,看一个人不能只听他的宣言,还要看他的行动。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立起来,才能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活人,才能使作品具有教育、说服人的力量。许多成功的作品正是写出了人物的行动,从行动中充分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故事很简单,但就是通过对人力车夫的一系列行动的描写——立住脚,放下车,扶起老女人,并搀着她走向巡警所……表现了车夫善良的心灵,使人们分明看到车夫的高大形象。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都是作者通过对他的行动的出色描写而永远铭刻于群众心中的。如景阳岗打虎的武松,长板桥喝退曹兵的张飞,还有那笨拙而贪吃的猪八戒,等等。可以说,没有行动描写就没有文学作品。
在写作实践中,行动描写常和语言描写结合在一起,共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貌,反映人物的思想情绪。因为人的语言和行动均是由思想感情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会有相应的语言行动。象方纪的《挥手之间》写毛主席挥动深灰色盔式帽的行动;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中写雷军长甩帽、骂娘等行动,在塑造人物与突出主题上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行动描写要注意不能空洞、抽象、流于一般化,也不能只简单地写出做了什么,而要具体、生动地展示出人物行动的步骤、方式方法等。另外,还可以着力描写人物的特征性动作或习惯性动作。如此,才能写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面貌。许多出身、地位、经历都相似的人物,也只有写出他们各自的特征性或习惯性动作,才能各具特色,不相雷同。

☚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Xingdong miaoxie

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人物的行为完全受其思想意识制约,因此,写了人物的行动,也就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描写得好,人物也就活起来了。描写人物动作要注意两点:
❶要精选词语,把人物动作写得准确、具体。汉语的词汇是十分发达的,对同一类动作可以有若干个词语显示它们间的细微差别,词语选得准,才能传神、感人。
❷行动描写应显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成功的行动描写,不应只是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要写出他是怎样做的,也就可以启发读者去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做,由此而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他的内心世界。

☚ 场面描写   语言描写 ☛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

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行动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人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感情的制约,显示出某种社会意义。选择提炼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加以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行动描写,不但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人物在怎样做,怎样与众不同地做。从而显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 心理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

通过描述人物富有特征的行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尤其在关键时刻的行为表现是衡量其品质、性格的主要标志。行动描写可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境界。行动描写要真实、具体、形象,注意挖掘富有个性的细节。

☚ 会议新闻   军事新闻 ☛
000013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