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糖xuè táng

血液中所含的糖。1935年《科学》第十九卷第二期:“在正常生理状态中,血糖是不断地消耗着。不断的消耗,自然需要不断的供给。”1939年Teh-Ching Leo, Cousland's English-Chinese Medical Lexicon:“blood sugar,血糖,血含糖之量。”

血糖

血糖xuetang

血液中的葡萄糖。糖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之一,适当的血糖浓度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维持脑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十分重要。淀粉等食物进入人体后经消化分解为以葡萄糖为主的单糖,经小肠吸收入肝脏,一部分转化为肝糖原贮存起来,一部分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运送到机体各处以满足代谢和运动之需。所以血糖实际上是糖在体内的运输方式。其浓度是与之有关的各代谢过程的动态平衡结果,血糖过高则转化为肝糖原并可进一步转化为脂肪酸贮存,而血糖过低则肝糖原和脂肪又分解为糖进入血液。此外,乳酸、甘油等一些非糖物质也可转化为糖。血糖浓度受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和饮食、运动状态的影响。激素对于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相当精细和复杂,比如,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一种使血糖升高的激素)的分泌,而胰岛素本身又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受到双重抑制,以充分发挥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又加强生长抑素的分泌,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这样从两个相反的角度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使其分泌量适中,以维持恰到好处的血糖浓度。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在70~110mg/dl左右,过高或过低均为病理状态的表现(参见 “糖尿病”、“低血糖状态”条)。因此,血糖测定是最常用的临床化验项目之一。

☚ 胰岛素   血糖测定 ☛

血糖blood sugar

血中所含的糖(主要为葡萄糖)简称血糖。正常成人晨起空腹时血糖为4.44~5.55mmol/L(80~100mg/dl);进食后血糖含量暂时升高,但可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在轻度饥饿初期血糖可稍低于正常,但不久(即使不进食)由于神经与体液的调节可恢复正常;严重饥饿或某些疾病可使血糖降低;有些疾病又可使血糖升高,如糖尿病等。测定血糖对诊断某些疾病有重要意义,有时亦是治疗的依据。

血糖

见“医药卫生”中的“血糖”。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人在空腹安静时,静脉血液中糖含量80—120克/100毫升血液。超过或低于此值分别称高血糖或低血糖。持续性高血糖或过低血糖则为病态。

血糖

血糖

血糖通常是指循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内糖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因此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由于血糖随血液周流全身,它与全身各组织细胞的关系密切,因而血糖水平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糖在体内代谢的情况,所以测定血糖浓度对于判断糖代谢的正常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血糖的浓度、来源和去路 血糖浓度在24h内稍有变动。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正常人很少超过1.6~1.8g/L(160~180mg/dl)。当血糖浓度<1.6g/L时,肾小管细胞几乎可以把滤入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所以用一般检验尿糖的方法,在尿中查不出糖。但是如果血糖浓度>1.8g/L,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就可出现糖尿现象。通常将1.6~1.8g/L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即尿中出现糖时血糖的最低界限)。肾糖阈是可变的,例如长期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比正常人稍高。饭后高血糖现象仅能维持很短时间,因血糖迅速合成肝糖原及肌糖原,氧化利用或转变成脂肪贮存,故血糖浓度迅速恢复正常。因空腹时(进食12h后)的血糖浓度比较恒定,故临床上应在空腹时测糖(在早晨起床后未进食早餐前取血)。正常空腹血糖浓度为0.8~1.2g/L(80~120mg/dl) (Folin-吴宪法),其中真实血糖值为3.9~5.6mmol/L(70~100mg/dl),其余0.2g/L左右为非糖还原性物质(如谷胱甘肽、巯组氨酸及三甲基钠盐等)。因后者含量变化很小,所以用此法测得的血糖正常值还是可靠的。
血糖浓度是由其来源和去路两方面的动态平衡决定的。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吸收后的葡萄糖,在不进食情况下,血糖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作用或糖的异生作用。
血糖的去路有如下四个方面:
❶在组织器官中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
❷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器官中合成糖原而贮存;
❸转变为脂肪并储存为体脂;
❹转变成其它糖类物质。
人体能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因为象大脑、红细胞等组织必须依靠血糖供应能量,因此血糖的恒定有利于保证这些组织中能源物质供应的持续性。人体有高效率调节血糖的机制,因而在饥饿早期或较长时间运动时,血糖含量仅略降低于正常。
血糖浓度调节 肝糖原是空腹状态下血糖的主要直接来源,因此肝脏是体内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但肌肉等外围组织对血糖摄取和利用的速度也对血糖浓度发生一定的影响。
各组织中的糖代谢还受到神经和各种激素的调节; 神经和激素可以通过改变体内的糖代谢来调节血糖的浓度,其中降低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 升高血糖的有肾上腺素、胰高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素等。这两类激素的作用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时,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另一方面,低血糖本身又可刺激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结果血糖升高。当血糖高于正常时,高血糖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现将各种激素调节糖代谢的机理列于表1。

表1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降低血糖的激素 升高血糖的激素
激素对糖代谢
的影响
促进释放的
主要原因
激素对糖代谢
的影响
促进释放的
主要因素


1.促进肌肉、
脂肪组织细胞
膜对葡萄糖的
通透性,使血
糖容易进入细
胞内(肝、脑
例外)
2.促进肝脏葡
萄糖激酶活
性,使血糖易
进入肝细胞内
合成肝糖原
3.促进糖氧化
4.促进糖变脂

5.抑制糖的异
高血糖、高
氨基酸、迷
走神经兴奋
、胰泌素、
胰高糖素



1.促进肝糖原
分解为血糖
2.促进肌糖原
酵解
3.促进糖的异
交感神经兴
奋、低血糖



1.促进肝糖原
分解成血糖
2.促进糖的异
低血糖,低
氨基酸,促
胰酶素(胆
囊收缩素)




1.促进肝外组
织蛋白分解生
成氨基酸
2.促进肝脏中
糖的异生
应激


早期:有胰岛
素作用(时间
较短)
晚期:有抗胰
岛素作用(主
要作用)
低血糖,运
动,应激

糖代谢失常与血糖 糖代谢失常在临床上颇为常见,诸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以及酶的遗传性缺乏等因素均可引起糖代谢失常。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失常都可在血糖浓度的变化中反映出来,有时还会在尿中反映出来,但不应将偶尔出现血糖浓度改变的现象就认为是糖代谢失常,只有在血糖浓度持续异常或耐糖曲线改变时,才表明人体糖代谢失常。
高血糖及糖尿 临床上一般将空腹血糖浓度>1.3g/L称为高血糖。血糖升高超过肾阈,则出现糖尿。高血糖和糖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一次食入大量糖,血糖可大幅度升高,继而出现糖尿,此属饮食性糖尿; 在情绪波动,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后者加速肝糖原分解,以致血糖浓度上升而出现糖尿,此为情感性糖尿。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高血糖及糖尿,血糖仅暂时上升,空腹血糖亦无异常。
由于内分泌腺功能障碍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而引起的高血糖及糖尿,属病理性高血糖及糖尿。
(1) 胰岛素分泌不足: 当胰腺β细胞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时,因肝中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加强,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血糖可超过正常,常在1.6~1.8g/L以上,以致尿中经常出现葡萄糖,临床上称为糖尿病。
(2) 其它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也会出现高血糖。如在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生长素或促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或患肾上腺皮质或肾上腺髓质肿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也会导致高血糖和糖尿。此外,胰岛α细胞癌变时,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过多也可出现高血糖和糖尿。通常将这类非胰损性的糖尿现象,称为症状性糖尿。
(3) 肾性糖尿: 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糖的肾阈下降,以致肾小球滤液中正常浓度的葡萄糖也不能完全重吸收,此时也可出现糖尿,称为肾性糖尿,见于某些肾病。但这些糖尿除严重患者外其空腹血糖浓度一般正常,糖代谢未发现根本性的紊乱。少数妊娠妇女也会因暂时性肾阈降低而出现肾性糖尿。
低血糖 血糖浓度<0.7g/L时称为低血糖,通常在一些特殊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才会发生。
(1)胰岛β细胞器质性病变,包括β细胞的增生和癌瘤等,使胰岛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低血糖。
(2) 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使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减少时,也会引起低血糖。
(3) 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脏贮存糖原及糖异生等功能低下,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故易出现低血糖,特别在摄入糖量不足时,更易出现。
(4) 饥饿时间过长,糖供应缺乏; 剧烈活动、高热等代谢率增高的疾患,血糖消耗过多; 大量肾性糖尿而使血糖损失过多,也可能出现低血糖。
(5) 某些药物或毒物可引起低血糖,例如使用胰岛素及D860等降血糖药物过量时: 又如一些嗜酒者,饮酒过量,肝内NAD+用于乙醇的脱氢作用过多,以致NADH/NAD+比值增高,可抑制丙酮酸羧化酶,从而减弱了乳酸和丙酮酸的糖异生作用。当摄入糖量不足时,也易出现低血糖。
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养料,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及饥饿感等。若血糖继续下降<4.5g/L时,可出现低血糖昏迷。
糖原沉积症 有关糖原代谢,特别是分解代谢酶的遗传性缺乏,可引起脏器内糖原沉着过多,糖原分子失常和血糖过低等情况,称为糖原沉积症。根据酶缺乏的种类,糖原沉积症主要有六种类型,它们对给与果糖、半乳糖或胰高糖素后引起血糖或乳酸增高的反应,运动后乳酸增高的反应,运动后乳酸增高的情况以及脂肪代谢等均有所不同,可借以鉴别(表2)。

表2 六型主要糖原沉积症的代谢紊乱

类 型
酶缺陷6磷酸
葡菌糖
磷酸酶
溶酶体α
葡萄糖
苷酶
脱枝酶分枝酶肌磷酸
化酶
肝磷酸
化酶
饥饿后
低血糖
严重中等到
严重
无到中
给果糖
或半乳
糖后的
反应
血糖0
+ +
+
+
+++
+
+
血乳
给胰高
糖素后
的反应
血糖0
+ +
+
+
+ (食后
0 (饥饿)
++
+
0
血乳酸
糖原结构正常正常外链
较短
外链
较长
正常正常
剧烈运动后
的血乳酸
升高升高不升高未报告不升高升高
脂肪代谢全部
血脂
明显
增多
正常饥饿

FFA
增高
未报告运动后
肌肉摄
取FFA
增多
高胆固
醇及高
甘油三
酯血症
累及组织肝(肾)全部全部全部仅肌肉仅肝脏
主要症状
及体征
肝肿大
抽搐、
生长停
滞、低
血糖、
高乳酸
血症
肌软弱、
心脏扩
大、神
经症状
肝肿大、
生长停
滞、低
血糖、
肌软弱
肝硬变
肌软弱
运动后
抽搐、
肌软弱
肝肿大

○无反应 +有反应 ++明显反应 FFA游离脂肪酸
☚ 葡萄糖异生作用   脂类 ☛

血糖

blood sugar

血糖

blood sugar
~高hyperglycemia/~低hypoglycemi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