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管扩张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引起血管扩张的药物。
血管扩张药分为两类:
❶扩张小动脉:如肼苯达嗪 (h-ydralazine),长压啶(minoxidil),二氮嗪(diazoxide)等。这类药物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导致血压下降。由于血压降低,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出现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从而对抗其本身的降压效力。同时还反射性增加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导致水钠潴留;
❷对小动脉和静脉都有扩张作用,如硝普钠和哌唑嗪。这类药物除有上述扩张小动脉所产生的药理作用外,还因扩张静脉,使回心血流减少,这就对抗了因血压下降所引起的反射性心排出量增加。
血管扩张剂可引起头痛,激发心绞痛、水钠潴留等副反应,不单独应用于治疗高血压,主要和利尿剂和交感神经抑制药合用。
肼苯达嗪(hydralazine,apresoline)和双肼达嗪(dihy-dralazine) 呈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苦咸,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肼苯达嗪 1949年合成,1950年报告了药理作用并推荐到临床应用。在单独服用时有较明显的头痛、恶心和心悸等不良反应,未能推广。1960年以后采用合并用药方法,使副反应大为减轻后才被广泛用于临床,成为分级治疗(见抗高血压条)常用的第三类药物,是第一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血管扩张剂。
肼苯达嗪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平滑肌,引起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肾脏、肝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的阻力下降大于脑、肌肉和皮肤血管,对容量血管无明显影响。扩张小动脉的机理不明,有谓能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和引起小动脉平滑肌持续去极化。也有人认为它扩张血管是由于降低钙内流和储存钙释放。肼苯达嗪有较强的降压效力,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和肾素分泌增多。但心率加快与血压下降并不平行,加速心率除通过反射机理外,还与直接兴奋心脏β受体有关。
口服吸收快,1~3小时血中浓度最高,10%以下由大便排出,半寿期为3~4小时,在肝内代谢(环的羟化,N-乙酰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产物由肾排出。
和其他血管扩张剂一样,可引起心率加快,病人自觉心悸、头痛、头晕、恶心、面部潮红、体液潴留,诱发心绞痛,这些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第一周,继续用药,副反应减轻,长期服用大剂量(超过每日200mg)可出现和全身红斑狼疮相似的类风湿症状,停药后消失。采用合并用药后,剂量减少,不再有此不良反应发生。
口服用于治疗慢性高血压,伴有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禁止单独用肼苯达嗪。开始时每次10~25mg,每天3次,可酌情增加剂量。静脉或肌内注射10~20mg,治疗高血压急症,特别有急性肾炎或子痫病人。注射后15分钟出现降压作用,维持时间比硝普钠或二氮嗪长,目前高血压急症多半应用后两药。
双肼达嗪 又称血压达静,作用与肼苯达嗪相似,副反应较少。用法和剂量与肼苯达嗪同。常制成复方制剂,如降压静片 (每片含硫酸双肼达嗪12.5mg,双氢氯噻嗪12.5mg,利血平0.1mg,) 和安达血平 (每片含利血平0.1mg,双肼达嗪10mg),均为每次1片,每日2~3次。
二氮嗪 (diazoxide,hyperstat) 又叫氯苯甲噻二嗪,降压嗪。为直接血管扩张剂。结晶性粉末,熔点330~331℃,不溶于水,溶于乙醇。


为分开噻嗪类化合物的降压和利尿作用而合成本药。Rubin等1961年报告了二氮嗪有明显降压效力而无利尿作用,它直接扩张小动脉引起外周阻力降低,对容量血管无作用,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肾血流无明显改变。
本药进入血液后90%以上很快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只有游离的一小部分作用于血管起舒张血管作用,故必须快速静脉注射(一次300mg,10~15秒内注射毕),方有显著效果。静注后1~5分钟血压下降到最低水平,维持1~6小时,口服降压效力较差,30分钟到1小时出现血压下降,维持4~5小时。本药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主要不良反应为水钠潴留、和因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之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与利尿药合用可防止水钠潴留和加强降压效力,因此常与速尿合用。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常常是轻度和暂时性的,糖尿病人用该药时需加大胰岛素用量。本药还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面潮红。
本药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急症,特别是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及伴有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高血压,对子痫病人也有良好疗效。冠状动脉或脑血管功能不全为相对禁忌证。在过量胰岛素引起低血糖时可口服本药,严重高血压患者可口服给药。
静脉快速注射一次300mg或5mg/kg,在24小时内可间隔30分钟注射一次。在给本药前30~60分钟注射速尿以防止水钠潴留。
长压定(minoxidil,loniten) 又称敏可定,为直接扩张血管药。是70年代初推荐到临床应用的长效降压药,降压效力比肼苯达嗪强。直接扩张小动脉,对静脉作用甚微,作用机理不明,可能与阻止细胞膜摄取Ca2+有关。血压下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速。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有较明显的体液潴留。因此常与利尿剂和β阻断剂合用,以防止上述反应。


口服吸收好,吸收后,聚于血管壁,血浆半寿期约为4小时,但功能半寿期长,口服后4小时才出现降压作用。12~18小时达高峰,维持24小时以上。这可能是由于它从血管壁缓慢释放或因形成了舒张血管的代谢产物所致。不良反应除心率加快和水钠潴留外,最常见的为多毛症,多发生在用药1~2个月后,此外可出现恶心、头痛、疲乏和皮肤反应。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特别是肾型高血压。
开始时每次2.5mg,每日2次,以后逐渐增加,最大可加到每日40mg,一般剂量为每日2.5~25mg,需合并应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剂。
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nipride) 又名亚硝酸铁氰化钠。鲜红色结晶,易溶于水,怕光。1929年就发现它有降压作用,由于分子[Na2Fe(CN)5NO·2H2O]中含有5个基,一直认为有毒而未被采用。 1955年才引起重视,现广泛用于心血管病急症。
硝普钠是一强效血管扩张药,降压效力比亚硝酸钠强,直接舒张阻力和容量血管,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由于静脉回心血流减少,心输量无明显改变或稍增加。舒张血管的作用机理还不太清楚,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的释放或抑制Ca2+激活收缩蛋白有关。
硝普钠降压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后血压立即下降,但作用维持时间短(30秒到10分钟),调整静脉滴注速度可使血压维持在所需要的任何水平。使前后负荷均降低。由于具有良好血流动力学作用,被选用于治疗伴有急性心肌梗塞和左心衰竭的高血压急症,对伴有脑或蛛膜下腔出血的高血压病人也有效。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应用硝普钠后,左心室射血阻抗降低,心排出量增加,有时还降低心脏作功和心肌氧耗量。顽固性低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注射本药后,由于前后负荷减少,心功能明显改善。
硝普钠的半寿期很短,可被红细胞转化成氰化物,然后通过肝脏硫氰生成酶的作用生成硫氰酸盐,最后被肾清除。在正常肾功能情况下硫氰酸盐的半寿期为4~7天。
硝普钠在引起血压急速下降时可产生恶心、呕吐、头痛、心悸、不安和出汗,当滴速减慢或停药后症状很快消失,中毒反应有肌痉挛、定向障碍、谵妄及其他精神症状,这主要发生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长时间应用(超过72小时)应监测血中硫氰酸盐的水平,使之低于10mg/100ml。
以50mg溶于250ml葡萄糖内,静脉滴注,每分钟0.5~3μg/kg。需临用时配制,避光,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新配溶液,在监测血压情况下调整滴速。
☚ 神经节阻断药   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药 ☛
000054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