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灌瞳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灌瞳神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多由肝胆热盛,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所致。对视力有严重影响,类似眼玻璃体前部积血。

血灌瞳神xuèguàntóngshén

病症名。见《证治准绳》。因肝胆热盛或阴虚火炎, 血受热迫, 破络灌瞳, 或外伤、手术等引起。症见瞳神内一点鲜红, 血液瘀积于金井, 视力速降。相当于玻璃体前部积血。治宜清热凉血, 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滋阴降火, 用知柏地黄丸; 清热凉血散瘀, 用大黄当归散( 《医宗金鉴》: 大黄、当归、木贼、黄芩、栀子、菊花、苏木、红花)。

血灌瞳神

血灌瞳神

凡目中之血,不能循经而行,溢于络外,灌入瞳神内外的眼病,称为“血灌瞳神”。见于《证治准绳》。于《秘传眼科龙木论》中已有记述,称“血灌瞳人外障”,又称“血灌瞳仁内障”(《眼科纂要》)。根据部位不同,有血液贯注于黑睛与黄仁之间者,亦有血液贯注于瞳神之内,黄精之后者。
多因肝胆火炽,迫血妄行,血络破损,灌入瞳神;或因肝肾阴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血不循经,溢于络外; 亦有因撞击伤目或金针开内障等手术,损及黄仁血络,血溢络外,灌入瞳神。如《张氏医通·七窍门》云:“此症有三:若肝肾血热,灌入瞳神者,多一眼先患,后相牵俱损,最难得退;有撞损血灌入者,虽甚而退速;有鍼内障,失手拨着黄仁,瘀血灌入者。”
血液贯于黑睛与黄仁之间者,自觉眼珠胀痛,甚则头额剧痛,羞明流泪,白睛抱轮红赤或混赤,察视黑睛与黄仁之间,瘀血积滞,色泽鲜红。轻者仅瘀积于瞳神下方,如半月状,甚则全掩瞳神,目力受损,若失治,瘀血难消,变生他症。
血液贯于黄仁与黄精之后者,自视眼前黑花渐生,或似黑线坠下,或如黑烟袅袅而动,继而似云遮雾蔽,目力骤降。轻者视物如隔绢纱,或眼前时见红光; 重则红光满目,或一片漆黑,视物不见,珠外端好,隐隐透见金井之内呈一点殷红或暗红。
证属肝胆火炽,迫血妄行者,可见口苦咽干,舌红苔少,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或生蒲黄散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加白茅根、血余炭、仙鹤草、生藕节等品。
证属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者,可见眼痛隐隐,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证。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合生蒲黄散(《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证属撞击伤目或金针开内障等引起者,可有眼珠胀痛,头额疼痛,目力骤降。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方用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合大黄当归散(《银海精微》)。
若目珠胀痛,触之坚硬如石,头痛剧烈,恶心欲呕,瘀血积染黑睛,或黑睛呈雾状混浊等,治宜泻肝清火,活血化瘀。方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选加羚羊角、乳香、没药、苏木、红花等品。并宜手术治之。
若瘀血经久不消者,当活血化瘀,轻者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甚者治以行血破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三七、刘寄奴、三棱、莪术之属。若瞳神内,积滞难消,呈现白色条状物者,上方中加软坚散结药物如昆布、海藻、浙贝、夏枯草、牡蛎、山楂等品。活血化瘀药物,多属攻伐之品,久服易伤正气,可酌加人参、黄芪以益气,或合用杞菊地黄丸(《医级》),以滋养肝肾。

☚ 重瞳   内障 ☛
000197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