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测定serum prothrombin time detection
也称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原理:正常血液于凝固过程中大部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被消耗,故血清中剩余者很少,已形成的凝血酶又因保温处理而灭活,故不会干扰本试验。当Ⅷ、Ⅸ、Ⅺ、Ⅻ因子和血小板第3因子明显减少,不能很好地生成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时,导致血清中剩余的凝血酶原增多,将此种血清加入乏凝血酶原的正常人血浆(BaSO4吸附血浆)后,再加入兔脑浸液和钙溶液,即见凝固时间缩短。本法属进一步检测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凝血途径有无障碍的试验。较凝血时间测定敏感。正常参考值:血凝固后37℃加温1h所分离的血清,其凝固时间应>20s,4h分离的血清应>40s。同时作正常人对照。临床意义:凝固时间缩短主要见于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凝血途径有障碍,尤其是Ⅷ、Ⅸ、Ⅺ因子缺乏所致的各型血友病;亦见于血小板严重减少或有质的缺陷,如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小板无力症。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