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浆xuè jiāng

血液中除血细胞、血小板之外的部分。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生理》:“合血清、纤维素为血浆。”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五篇:“血浆占血液量之大半,为无色之液质。”

血(血液;血水;~脉;~清;~浆;~球;补~;输~;抽~;放~)
血的婉辞:
血和汗:红冰 绛汗 血汗
人的血:人血
负伤后流出的血:彩(~号)
为正义事业流的血:碧血 青血
忠臣之血:嵇绍血 嵇待中血
死于战争者之血:龙血
激动时体内上涌的热血:血潮
鲜红的血:鲜血(~直流) 燕支
飞溅的鲜血:血花
凝聚不流的血:瘀血 黑血 淤血 死血
月经流的血:经(经血;调~) 月水 信水 癸水
脏的血:血污 污血
腐败的血:败血
凝固呈赤黑色的败血:衃(衃血)
皮肤破损后出的少量的血:血津
丝缕状的血:血丝
由于管腔受阻或管外受压等原因,血液郁积于静脉内:郁血
血液凝积:瘀(化~)

另见:流血 血症

☚ 眼泪   二便 ☛

血浆plasma

血液的液体部分。呈半透明、淡黄色或无色。通过静置或离心方法(体外,抗凝条件下)可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占血液容积的60%左右。由大量水分和溶于其中的血浆蛋白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物质、无机盐、代谢产物、激素等组成(见“血液”)。

血浆

血浆xuejiang

血液中除细胞外的液体成分。约占体重的4~5%,比重为1.025~1.035。血浆渗透压由胶体及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约相当7.6个大气压,与0.9%NaCl溶液相近,故称0.9%NaCl为生理盐水。血浆含水量为91~92%,其余为固体成分,如蛋白质、脂类、非蛋白氮类、无机盐、维生素及激素等。由于毛细血管遍布全身,血浆内物质可以与组织间液、进而与全部细胞进行交换,以完成血液的各种功能。从血管中抽出的血液如加入抗凝剂,可防止其凝固。放置或离心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液体即血浆,性质与在体内时差不多,惟所含钙与抗凝剂结合。常用抗凝剂有:(1)草酸盐:与血液内钙离子结合为不溶性草酸钙而阻止凝血。最常用10%草酸钾溶液,0.1毫升可抗凝5毫升血液。还有用草酸钠或草酸钾混合液者。(2)构橼酸盐:与钙离子形成非离子化的可溶性钙化物而抗凝,常用于血沉检查和输血。(3)氟化钠:用于血糖检测标本时,可抑制血糖分解,防止血糖降低。(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是一种赘合剂,可与钙鳌合起抗凝作用,能保存血液成分,适用于血液学检查。(5)肝素:可以抑制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等多步凝血反应,是一种良好的抗凝剂,可用于血气分析、血粘度测定等多种试验,但价格较贵,必要时才用。血浆可作为多种试验的样品。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量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应慎重选择。

☚ 血液   血清 ☛

血浆blood plasma

系血液中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的55~60%,血浆中约含水90~92%,含血浆蛋白约占6~8%,含无机盐0.9%,含非蛋白的有机物约占1~2%。血浆对机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运输、酸碱度调节、体温调节、物质分解及新陈代谢等有重要作用。临床上很多疾病对血浆的量及其组成成分有影响,而血浆量及其成分发生改变时则对机体亦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常化验血浆中某些成分的改变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或治疗依据。

血浆

血液的液体部分,呈淡黄色半透明,有一定粘稠性。约占血液总量的55%。含血浆蛋白、纤维蛋白、水、无机盐及有机物等。它对机体营养物质供给、代谢产物的运送、酸碱度及体温的调节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参见“生物”中的“血浆”。


血浆

血液的液体成分,呈半透明的淡黄色粘稠状。约占人体血液容积的55%(其余约45%为血细胞)。血浆中90%左右为水分,其余为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产物等多种物质。可区分为血清和纤维蛋白原,后者在凝血上具有一定作用。


血浆

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其中含有90—92%的水分,8—10%的溶质。在溶质中以血浆蛋白的含量最大,约占血浆的6.2—7.9%,无机盐较少,约占0.9%,其余为非蛋白质的有机物,包括含氮的和不含氮的两类。

血浆

血浆

指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呈淡黄色、半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1~92%;此外还有溶质,约占8~9%。在溶质中主要是血浆蛋白,还有少量葡萄糖、脂类、无机盐、维生素、酶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血浆蛋白 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也是血浆中主要的有机物,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大类。球蛋白按其分子量大小又可分为四种:α1、α2、β、γ球蛋白。它们的功能可概括为:
❶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蛋白分子量较大,不能透过血管壁,所以它们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对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水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白蛋白更重要。
❷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pH值):由于血浆蛋白是两性化合物,即一部分以酸的形式存在,一部分构成盐类,所以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成为血液中的重要缓冲系统。
❸运输:血浆蛋白可与多种物质结合构成复合物,然后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部位。例如,白蛋白、β球蛋白能与脂肪、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非水溶性物质结合,使之成为水溶性物质,即可通过血浆进行运输。
❹免疫:球蛋白能与一些致病细菌、病毒或其它异种蛋白起反应将其破坏掉,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大部分是γ球蛋白,少部分为β球蛋白。血浆中这类球蛋白不足时,机体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将显著下降。
❺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纤维蛋白原是凝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凝血块中形成网架的纤维蛋白的前身。此外,绝大部分的血浆凝血因子都是血浆蛋白。
无机盐 血浆中的无机盐大部分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其中主要是钠(Na+)和氯(Cl-),其次是钾(K+)、钙(Ca2+)、镁(Mg2+)、碳酸氢根(HCO3-)、磷酸氢根(HPO42-)、硫酸氢根(SO42-)等。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这些离子成分均较稳定,如果某种离子的浓度发生显著变化,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如血钾过高时,心肌兴奋性降低,甚至可导致心跳停止。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血液中除蛋白质之外的含氮物质统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尿素、肌酸、肌酐、氨基酸和血红素等。这些物质中所含的氮称为非蛋白氮(NPN)。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NPN含量为20~53毫克,其中以尿素最多,约11毫克。由于非蛋白氮的含量与蛋白质代谢有关,而且大部分是随尿排出体外。所以通过测定血或尿液中非蛋白氮的含量(通常以测定尿素为指标),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当蛋白质代谢增强时,血或尿中非蛋白氮明显增多。
其它 血浆中还含有葡萄糖、脂类物质(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乳酸、氧气、二氧化碳、酶、激素、维生素等。我国成年人空腹时每100毫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为80~120毫克;乳酸为10~20毫克。每100毫升血清含胆固醇为110~200毫克,甘油三酯为20~110毫克。葡萄糖、乳酸和脂类的主要功能是供能。酶、激素和维生素主要是起调节作用。

☚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浆的酸碱度 ☛

血浆

blood plasma


血浆

plasma


血浆

plas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