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和血型系统
人类血液的个体特征之一。是指红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当一个人的红细胞同另一个人的血清相混合时,有时可看到红细胞粘聚在一起,成为一簇簇不规则的细胞团,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因为红细胞表面含有一些抗原性物质,统称为凝集原;而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统称为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一种与它相对抗的凝集素时,就会引起一系列反应,使红细胞凝集在一起。根据红细所含的凝集原的不同,可将人类的血液分为若干类型,即血型。例如,红细胞含有A种凝集原的,称为A型血;含有B种凝集原的,称为B型血。人类的血型终身不变,而且能遗传。由于血型不合可引起凝集反应,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进行血型测定,并在体外证明两者相混合(交叉试验)不发生凝集反应方可使用。如果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反应,受血者就会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的血型越来越多。根据血型的遗传关系,人们将众多的血型归类成若干个血型系统。在人类,已经发现的有ABO、Rh、MNSs、P等十几个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关系较密切的有ABO和Rh两个血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