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吸虫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xuexichongbing

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为日本血吸虫,其成虫为雌雄异体,雄虫短粗,雌虫细长。多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内,平均寿命3~5年或5~10年。本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和病畜,牛、羊、猪、犬等。含有虫卵的人粪或畜粪将水污染,虫卵很快孵化成毛蚴在水中游泳,遇中间宿主钉螺时,就钻进钉螺体内,先变成胞蚴,再发展成许多尾蚴。尾蚴从螺体内不断放出,游于水中,当遇到人畜时,便从皮肤或粘膜钻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尾蚴进入人体后。脱去尾部成为童虫。童虫经微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静脉,随血液流经右心、肺、左心进入体循环,其中部分到达肠系膜静脉,并发育为成虫。血吸虫的尾蚴、童虫和虫卵对人体均能产生机械性损伤,并引起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江南广大地区及海南岛等地。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人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临床上按病程和主要表现可分为侵袭期、急性期、慢性期及晚期。侵袭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的红色丘疹或疱疹、发热、咳嗽等症状。急性期以发热、肝脏肿大、腹泻、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慢性期以腹泻、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晚期则可发展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日本血吸虫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 一种寄生虫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首行,要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地区,要普查普治病人、病畜,价值不大的病畜应宰杀; 严格管理粪便,要将河边、水塘边的粪缸和厕所迁移,防止粪便污染水源; 粪便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做肥料使用。灭螺是切断传染源的重要环节,要因地制宜选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灭钉螺,严禁接触有钉螺的河水或塘水,有特殊需要必须下水时,要使用防护工具或涂擦防护药物。

☚ 黑热病   炭疽 ☛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xuexichongbing

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的小静脉中所致的疾病。血吸虫雌雄异体,雄虫乳白色,雌虫暗褐色。粪便中成熟虫卵入水中,侵入钉螺体内发育为尾蚴,人接触疫水,尾蚴从皮肤和粘膜钻入体内,约在感染后3~5天达门静脉,在痔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内寄生。感染第4周雌虫,开始产卵,约在第5周粪便中可发现虫卵。症状:尾蚴侵入皮肤后数小时至2~3天局部可出现红色点状丘疹及水疱,伴痒感,数日消退。小儿急性感染可发热、腹泻,半数以上有咳嗽、胸痛、血痰,可有荨麻疹。慢性感染表现为腹胀、大便稀等,食欲不振。肝脾肿大渐明显。晚期突出表现为巨脾、腹水、侏儒等。在粪便中找到虫卵即可诊断。预防:
❶消灭钉螺。
❷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❸尽量避免接触疫水,不要在河沟疫水中游泳、洗澡、捉鱼摸虾及赤足行走于岸边湿草地。
❹河水贮存3~5天(冬季10天)后再饮用。用漂白粉1~2克加入每担水中半小时可杀死尾蚴。疫区提倡使用井水。
❺在疫区每年进行普查普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彻底的病原治疗。配合一般疗法,如增加营养,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等。

☚ 绦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系分布广泛,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血吸虫有日本血吸虫(我国流行属于此类)、埃及血吸虫(流行于非洲、西亚部分地区)及曼氏血吸虫(流行于非洲、南美等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部分地区。病人、病畜(牛)及感染的野生动物为本病传染源。钉螺为血吸虫唯一宿主。人皮肤直接与疫水接触而感染。寄生虫侵入皮肤后在局部可有皮炎的表现;继之,寄生虫在人体内移行在肺部有短暂的炎性变化、病人有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成虫寄生在门脉系统内,造成肠道、肝、脾的损害,出现相应的症状。防治: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需结合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对病人在医生指导下用吡喹酮、硝硫氰胺、呋喃丙胺等治疗。

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钉螺为中间宿主,人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而感染。有发热、腹痛、咳嗽、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晚期出现肝硬化、腹水、巨脾。治疗以吡喹酮为主药,晚期可酌情结合外科治疗。预防应着重于加强粪便管理,消灭钉螺。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常德确诊中国首例血吸虫病患者。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中检出血吸虫卵,由此可推断在2000多年前湖南就是血吸虫病疫区。1956年调查认定,洞庭湖区域和湘、资、沅、澧的中下游一带为血吸虫病疫区,分布在岳阳、常德、益阳、长沙4个地 (市) 的23个县、市和14个国营农场,殃及456个乡 (镇)4059个村,疫区人口670万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过去长期无人过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委和政府成立血防领导机构,并组建专业防治机构,配备专业防治队伍,经过多年积极防治,取得显著成绩。70年代末,长沙县和慈利县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还有一些县(市、区、农场)也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钉螺面积由500多万亩压缩到168万亩,大批病人得到治疗。但由于洞庭湖泥沙淤积日趋严重,洲滩不断扩大,钉螺孳生面积减少后又出现反复,加之涌向湖区从事渔业和其他副业生产的外来人员日益增加,全省尚有流行县 (市、区)23个,农场14个,流行区人口600万,病人30万 (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钉螺面积257万亩 (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垸外易感带堤线1344公里。1986年后,年发急性病人1000多例,有的曾经达到基本消灭的县,又重新成为流行区,家畜血吸虫病感染也越来越严重。1986年湖南提出“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垸内垸外灭螺相结合,以垸内灭螺为主; 发动群众防治与科技攻关相结合,突出抓科技攻关”的基本指导思想。1987年省人大制定并颁布《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管理条例》,并从是年起在洞庭湖区开展一年一度的血吸虫病人畜同步化疗。1993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改革和加强卫生、血防工作的决定》,省直的有关部门制定了7个实施性配套文件。1994年,长沙市以及宁乡县、涔澹农场和62个乡、镇、分场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 寄生虫病及地方病防治   丝虫病 ☛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系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成虫雌雄异体,常合抱,主要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内,逆血流移行至肠粘膜下层末梢静脉内产卵,经7~10天发育为含毛蚴的成熟卵,大多沉积于肠壁,一部分随血流入肝,少量穿破进入肠腔,自粪便排出。沉积于组织间的虫卵,尤其是成熟卵毛蚴头腺产生毒素(抗原),对人体有强烈刺激性,从而引起人体细胞免疫反应,虫卵周围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其中央部发生坏死,形成嗜酸性脓肿。随后,虫卵边际发生肉芽组织,出现类上皮细胞,其中有异物巨细胞形成“假结核”结节。晚期转为结缔疤痕组织。排出体外的成熟虫卵入水孵化为毛蚴,进入中间宿主钉螺发育为尾蚴,污染水源。人畜接触疫水,尾蚴经皮或粘膜钻入体内,随血流经肺达肝门静脉系统发育为成虫。
本病流行于亚洲东部、以我国为多,遍及长江流域及华南13个省、市,尤以长江两岸及邻近湖沼地区为严重。患者及牛、羊、马、狗、猪等动物感染时均可为传染源,有钉螺存在地区常因接触疫水发生流行。人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部分免疫力,可反复感染。初次大量感染易引起急性血吸虫病,多见于夏秋季。解放后采用积极防治措施后,本病已基本消灭。
本病潜伏期约1~2个月. 接触疫水后2~3日内皮肤可出现痒疹称尾蚴皮炎。急性期多见于儿童,常有间歇热或弛张热,伴纳呆,腹泻,消瘦,肝、脾肿大,荨麻疹,淋巴结肿大,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肺部病变可引起咳嗽,胸痛,血痰,甚至气促、哮喘。肺部X线检查可见粟粒样或絮状阴影,3~6月后消退。慢性患者常无症状或诉腹痛、腹胀,甚或出现脓血便。主要体征为肝、脾肿大,尤以肝左叶为主,质坚韧。晚期则见肝硬化继发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腹水,巨脾等,但儿童少见;可伴发育迟缓呈侏儒。急性期粪检虫卵或孵化阳性,乙状结肠镜检可发现肠壁有黄色小颗粒,肠活体组织检查可找到虫卵。慢性期及晚期可见肉芽增生。成虫抗原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尾蚴膜试验及酶标试验阳性有助诊断。
治疗首选吡喹酮,可口服、疗效佳,毒性小,有二种治疗方案
❶每次剂量20mg/kg,日服3次,间隔4小时服一天。或
❷每次10mg/kg,日服3次,连服2日。此外硝硫氰胺,呋喃丙胺与敌百虫合用均有效。锑剂因副作用较大已少用。预防本病以灭螺、粪便管理,饮水管理,个人防护及控制传染源为主。

☚ 肺吸虫病   姜片虫病 ☛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人体所致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3个国家,驻流行区部队由于训练及生活接触疫水而受感染者不少,我军1950年在江南水上练兵时,曾有不少干部、战士感染本病。
中国血吸虫分布于长江两岸及江南广大地区,包括海南岛在内的13个省市自治区,太湖、鄱阳湖与洞庭湖周围流行尤为严重。东南亚等国的部分地区亦有流行,但不少地区的虫株与中国不同。解放初,中国曾有一亿人口受本病威胁,患者约一千万,有螺面积达128亿平方米。经20多年的防治工作,迄1979年共治疗患者800万,灭螺面积达99亿平方米。
病原学 血吸虫可分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及间插血吸虫等四种,中国仅有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体长1 ~2.6cm,形如棉线,雄虫粗短,腹侧有抱雌沟,拥藏细长的雌虫。雌雄虫体均有口、腹吸盘以利固着及行动。该虫通常寄居脊椎动物门静脉系统,产卵于肠系膜静脉细支,虫卵沉积肠壁或顺血流入肝。成熟虫卵内有活动毛蚴,其头腺分泌物能使组织破溃,虫卵脱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迅即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变为母胞蚴,增殖为子胞蚴,在1~2月内产生大量尾蚴,分批逸出。尾蚴浮游水面,接触人、畜皮肤或粘膜、即迅速钻入体内,经淋巴管随血流过心肺而达肝脏,发育成虫,雌雄合抱后逆血流移行至肠系膜末梢静脉产卵,自感染至成熟产卵约历一月。成虫可活数年,亦可长达20~30年。
流行病学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患者。船民与渔民粪便直接下水机会多,河边居民通过洗刷马桶、粪缸雨后溢出等方式也可污染水源,流行区的牛、羊、猪、狗、鹿、马、鼠类均可感染血吸虫,家畜中以牛的感染率最高。黄牛感染率高于水牛;牛的粪便常直接排入水中,且牛的粪便量大,是牛耕地区重要的传染源。感染方式以皮肤或粘膜与疫水接触为主,如游泳、洗澡、洗手足、洗衣或赤足在岸边露水未干的草上行走、饮用生水(贮存未满三天)等,均可造成感染,其中以游泳为部队大批感染的主要方式。根据钉螺分布规律,尾蚴在水流缓慢处较多,不习水性者多在小河或大河边缘练习游泳,接触尾蚴多,感染较重。部队感染血吸虫病多为集体接触疫水、集体发病,多数患者在接触疫水后有尾蚴皮炎,病情轻重与接触疫水次数有关,原来擅长游泳者,感染常较轻。国内感染季节主要在4~10月间,此期气候温暖、雨水多,钉螺分布广,尾蚴在水面分布多,因而感染机会较多,但冬季水下偶可有尾蚴活动,也有感染可能。
病理 血吸虫所致损害,主要由于成熟虫卵分泌大量抗原性物质自卵壳小孔渗出,引起机体强烈免疫反应,局部形成嗜酸血栓脓肿,假结核结节,最后结缔组织增生而虫卵死亡钙化。虫卵主要沉积肠壁与肝脏,故以肠道与肝脏病变为主。
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则可致死,一般依病程分四期:
(1) 侵袭期:尾蚴侵入后数小时至2~3天内,局部可出现蚤咬样红色小点,伴瘙痒,数日自消,称尾蚴皮炎。数日后童虫过肺可致出血性肺炎,可有干咳及血丝痰。童虫代谢产物或死亡分解产物可致发热、荨麻疹与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
(2) 急性期:初次或重复大量感染后月余,相当于虫体成熟,大量产卵时,出现畏寒,发热,乏力、身痛、纳差、腹痛、腹泻、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痛、肝脾肿大等症状。热型不规则或弛张:一般午后上升,午夜后渐降伴盛汗,清晨正常。感染重者,高热稽留,伴相对缓脉,宛如伤寒,但重听、谵妄等毒性症状甚少。热程持续数周或数月。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每微升常达1万以上,嗜酸粒细胞多逾20%,偶可达90%。部分病例因虫卵沉积肺间质,胸片可呈双侧肺纹增粗、弥漫性粟粒样、绒毛状或絮片状、大小不等的浸润性阴影。患者可有咳嗽、血丝痰、胸痛或气急,但罕见发绀及严重中毒表现。少数病例可因虫卵沉积大脑或脊髓,症状类似急性脑炎或脊髓炎。
(3) 慢性期:见于来自流行区战士、曾受多次少量感染者,一般距急性期半年以上,亦可无急性期病史。轻者多无症状,体检发现肝脾肿大。多有乏力、纳差、消瘦、轻度腹泻、腹痛或便次不规则,有时有粘液或脓血便。久后可有肠息肉、肠狭窄、腹部肿块、贫血、肝脾进行性肿大及硬度增加。肝左叶增大较明显。少数病例虫卵沉积脑内,可致局限性癫痫或瘫痪,偶见虫卵沉积胃、胰、心包、肾上腺、输卵管、睾丸、附睾、皮肤等处,可形成局部肉芽肿或假结核结节。血液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嗜酸粒细胞轻度或中度增多。肝功能试验结果大都正常。
(4) 晚期:多见于反复多次感染后,短者年余,长者十余年,发生血吸虫性肝硬化。以门静脉高压表现为主,常有腹痛、腹泻、消瘦、食后饱胀、劳动力减退,少数伴有低热。按其突出表现,可分三型:
❶巨脾型:脾进行性肿大,下缘逾脐线或内缘越中线,质坚,表面光滑; 常伴有脾功能亢进,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或出血。
❷腹水型:患者腹胀,常伴有脐疝,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浮肿、少数有黄疸。
❸侏儒型:曾见于流行区幼年得病者,现已少见。晚期患者血液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增加不明显; 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与血小板均见减少。肝功能试验显示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絮状反应常阳性,浊度及谷丙转氨酶活力轻度或中度升高。
诊断 除注意流行区疫水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从粪便或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找到虫卵方可确诊。由于粪便直接镜检阳性率甚低,故一般采用粪便沉淀镜检与孵化相结合的方法(简称沉孵法),可提高阳性率。尼龙袋集卵法,方法简便,其孵化阳性率更高。经粪便三送三检阴性而临床仍可疑者,可做环卵沉淀试验及(或)尾蚴膜试验,均有高度敏感性与特异性,用冻干虫卵抗原致敏红细胞与患者血清做间接血凝试验,或以纯化成虫或虫卵抗原做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及酶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治疗 杀虫疗法:
❶吡喹酮:总量60mg/kg,分次于1~2日内服完,急性病例亦可以120mg/kg,6日分服。副作用有头昏、乏力、肌颤、肢麻;一般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治后3周,粪便孵化阴转率(近期疗效)可达100%,半年后孵化阴转率(远期疗效)仍在99%以上,对各种血吸虫均有效,对各期各型血吸虫病及有多种并发病或加杂病者均可采用。
❷硝硫氰胺:总量6~7mg/kg,3日分服,每晚一次;急性病例10mg/kg,6日分服。副作用有乏力、眩晕、腹痛、黄疸及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近期疗效85%,远期疗效80%。
❸双萘羟酸副品红:每日剂量50mg/kg分3次服,疗程20或28日。近期或远期疗效约80%,副作用有头昏、腹痛、皮疹、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❹呋喃丙胺与敌百虫联合疗法: 呋喃丙胺每日60~80mg/kg,最大量每日3g,分3~4次服,连服8~10日,服药初2日,各用1/3、2/3量;疗程第3日加用敌百虫肛栓200mg放入肛门内8~10cm处,每日1次,远期疗效约60~70%,亦可采用呋喃双胺每日25mg/kg,分4次,连服20日,外加敌百虫肌内注射,每日3~4mg/kg,连用3日,疗效较好。主要副作用有血便及肌肉痉挛。凡有消化道出血、溃疡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❺酒石酸锑钾、没食子酸锑钠(锑273)等因毒性较大,一般不宜采用。
支持及对症疗法: 急性期高热者加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可减轻症状;巨脾可予切除;黄疸、腹水、营养不良者应予适当治疗;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以致呕血者,可用三腔管气囊压迫、局部结扎,无效者脾切除及或加用分流术。治疗后每3个月连续以沉孵法查粪便3次,保持阴性满1年者可认为治愈; 验粪转为阳性者可复治。
预防 血吸虫病的预防包括灭螺、粪管(防止虫卵入水)、水管、防护与控制传染源。部队在战时进入流行区行军、作战,应进行流行病学侦察,并以水管与防护为重点。
水源管理:
❶使用井水,最好为深井水。
❷用河水时在河心取水,或在河旁挖浅井取水。
❸生活用水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灭尾蚴:把水加温至60℃,饮用开水,每50kg水加漂白粉1g或漂白粉精0.5g,或3%碘酊15ml,15分钟后可安全饮用。
个人防护:
❶在有钉螺的河旁竖立标记,严禁随便下水、清晨或雨后赤脚在河边或湖滩草上行走。
❷紧急需要涉水或水中作业时,水体范围较小者,可先开沟排水或搭桥、修路。也可用五氯酚钠15g/m2或血防67(含氯硝柳胺50%)2 g/m2灭尾蚴。
❸紧急涉水或水中作业时,水体范围较大者,可穿防护服装后入水。用0.05N氢氧化钠溶液加热配成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鞋袜,防蚴效果可持续2周。裸露皮肤涂擦防蚴笔(含氯硝柳胺2%)、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或油膏、皮避敌等,可防蚴4小时。

☚ 疟疾   丝虫病 ☛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snail fever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snail fev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6 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