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吸虫性肺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吸虫性肺病

血吸虫性肺病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a)、埃及血吸虫(S.hematobium)和曼氏血吸虫(S.mansoni)。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血吸虫的虫卵、幼虫以及成虫可在肺脏产生病变。
日本血吸虫病 流行于我国、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血吸虫卵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清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的钉螺体内形成尾蚴。尾蚴逸出螺体在水。人经皮肤或口腔粘膜接触尾蚴获得感染。幼虫进入静脉系统随血流经心脏入肺,再经体循环到肝,在门静脉系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体合抱后产卵。约于感染6周后虫卵可由门静脉侵入肺脏,亦可从门静脉侧支循环或肝静脉达肺脏。幼虫通过肺脏引起毛细血管炎症和血管破裂,在肺组织产生出血点和充血、水肿及细胞浸润等暂时性病变,约二周可全部吸收。肺部血吸虫病往往是严重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的一部分。肺部损害主要由于虫卵沉积所致,虫卵周围产生细胞浸润、组织坏死并形成嗜酸粒细胞性脓肿和假结核结节,病灶可融合。以后虫卵变性、吸收或钙化,结节灶逐渐形成瘢痕组织。血吸虫大量感染后1~2月可出现发热、荨麻疹、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急性期症状和体征。多数病人有干咳、胸痛及痰血,少数伴有胸闷、气急。胸部体征不明显,少数可于两肺下部闻及干湿罗音。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加。粪便孵化可发现血吸虫卵。急性血吸虫病胸部X线表现呈1~3mm粟粒状、密度淡、边缘较模糊、分布在两侧中下肺野。病灶密集时可融合成斑片状或支气管肺炎。继发感染时出现大片状和不规则炎症。极少数肉芽肿形成致密的圆形块影。肺部病灶可于1~6个月内逐渐吸收消散。胸膜病变不明显,少数可见肋膈角变钝或叶间胸膜增厚。慢性血吸虫病一般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和X线表现。
埃及和曼氏血吸虫病 流行于埃及、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区。它们的生活史与日本血吸虫相似。埃及血吸虫病又称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系埃及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膀胱和盆腔静脉丛所致,以血尿和膀胱炎为临床特征。虫卵随尿排出; 少量虫卵可经门静脉达肝或进入下腔静脉至肺脏。肝脾肿大、门静脉侧支循环,虫卵可越过肝脏阻滞在肺毛细血管。曼氏血吸虫的成虫亦寄居于门静脉系,虫卵主要沉积于肝,小部分沉积于结肠壁内,随粪便排出; 其肠道病变和临床症状似日本血吸虫病而较轻。早期埃及和曼氏血吸虫感染,幼虫穿过肺脏产生暂时性出血点、充血和炎症浸润反应,短期内消散。虫卵随血流沉积于肺细动脉内产生炎症反应引起细动脉炎及肉芽肿。病灶逐渐吸收、钙化愈合。反复大量虫卵侵入肺部,虫卵阻塞细动脉并引起血管炎症、管壁增厚及组织坏死,产生弥漫性肺细动脉闭塞,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肺原性心脏病及右心衰竭。累及肺血管病变多见于埃及血吸虫病。成虫寄生于肺内,在肺动脉内引起栓塞,产生灶性肺炎;成虫死亡,炎症消退,逐渐形成纤维钙化灶。临床上除血尿和其他尿路症状外,早期有哮喘或支气管炎发作,肺动脉高压症;由于心排血量保持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很少发生紫绀。X线表现有弥漫性粟粒样病灶,右心室肥大,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大,有时尚可见肺动脉瘤。
肺血吸虫病的诊断根据疫情、疫水接触史、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伴发热、肝脾肿大、血嗜酸粒细胞增加和血吸虫补体结合试验。粪、尿、直肠检查发现虫卵可以确诊。痰中很少找到虫卵。应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尘肺、转移性肺癌,其他原因如反复肺弥漫性微栓塞相鉴别。早期吡喹酮、锑剂、硝唑咪或六甲基二甲苯治疗有效。到达肺动脉高压阶段,治疗不满意。

☚ 肺吸虫病   肺包虫病 ☛
000180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7:04